1 / 5
文档名称:

城市内涝灾害原因分析及排水对策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内涝灾害原因分析及排水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unnwldv331 2017/10/2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内涝灾害原因分析及排水对策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内涝灾害原因分析及排水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城市暴雨内涝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城市灾害,防治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已成为南方城市建设和管理必须解决的难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渍水内涝灾害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城市渍水内涝灾害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渍水;内涝;排水;对策
城市渍水是指在暴雨发生时,雨水在市区道路不能及时有效地排除而形成的局部积水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发展扩大,排水泵站也在不断的改造和扩建,排水管、涵、沟、渠也在不断的延伸,但渍水现象却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近年来,每到汛期江河湖泊水位上涨,每当降雨偏大的时候,市区一些路段经常出现渍水,给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也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长期困扰城市的难题,政府进行了改造、扩建和新建城市排水设施,提高抽排能力从而达到根治城市渍水之患的目的,同时提出了排渍规划。然而,城市每逢暴雨渍水依旧。城市暴雨渍水内涝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城市灾害,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1 各城市频繁发生城市内涝
2011年,以武汉、北京等城市为代表,我国发生了多起城市渍涝灾害,暴露出我国城市排渍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许多弊端。2011年6月18日,武汉市普降暴雨,造成市区多处地段不同程度渍水,进而引发多处交通长时间受阻,渍水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资料介绍,上海、武汉、南京、合肥、南昌、郑州等重要城市暴雨渍水之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城市暴雨渍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城市灾害,给全市的正常生活和交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每逢雨季许多城市的领导和市民都为渍水内涝之苦而头疼。为了解决这个长期困扰城市的大难题,各地政府不惜花巨资大规模改造扩建和新建城市排水设施,如南昌市、郑州市分别提出了90亿元60亿元的城区排水规划,武汉市计划在十五期间再投入33亿元用于城市排渍,这些城市都希望通过加大建设投入,提高抽排能力从而达到根治城市渍水之患的目的,但事实上这些城市每逢暴雨渍水依旧。
2 城市渍水原因分析
渗流地域大量硬化
城市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很多人热衷于地面硬化。城市的地皮被封闭了起来,不是水泥的就是沥青的,或者是石材的,被封闭得几乎不能透气,雨水已无法往下渗透,排不了就往马路上流,就在低处形成渍水。城市越建越大,硬化路面和建筑物面积不断增加,被封死的地皮越来越多,导致渗透面积大量减少,雨水径流量明显提高,部分城区主次干道完成刷黑后,汇水的面积也越来越宽,以致地表径流增加,水流增大,汇流加快,城市道路及低洼地区十分容易积水,形成渍水灾害。
排水设计标准低,暴雨强度大
现有排水设施标准偏低,不能适应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排渍需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降雨增多,每年梅雨季节来临,降雨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我国城市排水国家有相应的设防标准,现在一般按50年一遇的标准规划设计。从现在南方一些城市大雨、暴雨形成渍涝灾害的现状来看,此标准偏低。
排水系统尚不完善
随着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大,城市硬化地域不断增加,透水、蓄水区域不断减少,暴雨径流量大幅提高,现有排水系统的能力相应降低,已不堪重负。由于城区骨干排水走廊未按规划形成,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渍能力缺口大,遇大暴雨、特大暴雨排泄不及,对上游形成项托,城区低洼地段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