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优化班级文化创建温馨家庭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用文化建设班级,要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
一、给“家”穿上一件美丽的外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美丽而舒适的家庭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让他们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是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二、让“家”时时充满温馨
要真正营造一个充满文化的大家庭,只是给她穿一件美丽的外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看家庭环境是否健康、温馨。于是我第一步就是着力打造班风,塑造完美心灵。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班风”与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于是,我采取民主型、参与型的领导方式,亲自参与到班集体当中,与学生共同制订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给班级活动以最大的支持;在学生做出选择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在批评时,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想,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确定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友爱型的学生群体
在班级活动中,尤其是在班级的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合作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班风,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同时,它还能够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思考彼此间的差异,从而积极地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竞争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集体生活富有生气,避免对学习的单调感,增加其学习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就能在班级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当然,在合作与竞争中,要注重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提倡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爱孩子。很难想象,一个失去关爱的孩子身心能正常地、健康地成长。学生在家庭中需要父母之爱,同样在学校里也需要教师之爱,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教师都应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在进行教育时,教师不应该直截了当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而应该从关心其家庭、身体、学习入手,让其首先感到一种被关爱的温暖,从而消除抵触心理,以愉悦的心情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爱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
缺乏公平的教育是不文明、不完善的教育,在新形势下,我们努力构建教育公平,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也要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碗水端平”,秉公办事。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双差生,都要给他希望,给他一个适当进步的阶梯。学生最反感老师一碗水端不平,常常是重视优等生,轻视差等生。特别是差生,如果让他感觉到老师都放弃了他,那么他就会故意制造混乱。如果你没有放弃他,他也就不会自暴自弃,就不会故意在班里捣乱,事事处处替班级、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