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忙忙碌碌的城
人们的心态总折射出城市的状态,有的勤奋进取,有的安逸闲散。从看电视的时间多少、快餐店的多少、步行速度的快慢、作息时间的不同以及其它指标里,我们能看到一个城市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态度。
忙碌的城市总有一些共同点:外来人口多;快餐店多;交通便利;物流兴旺;杂志业发达;跳槽现象频繁;品牌消费流行;身体和精神疾病多且对健康敏感;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和个人发展压力都很强;自由职业者多。下面就为您盘点中国最忙碌城市,若是您也生活在一所忙碌的城,看看它是否上榜?
评语:“手停口就停”的危机感长盛不衰;每个人都有投资观念;艺人们永远为了工作而不敢恋爱和休息;兼职和充电是工薪族的两翼;快餐型报纸总是销量最大。
电视时间:守着电视的师奶居多,人们更多时候忙得只好在路上听广播,于是这个城市的电台多达13个。
快餐店:中国城市的中西快餐店数香港种类最齐全,麦当劳的广告也全年无休。
步行速度:“动感之都”绝不是浪得虚名,交通绿灯时充斥着马达的声音,每个路口总有一队人等着冲锋。
酒精度:除了兰桂坊,香港人的餐桌上几乎没有酒精度可言,只有麦芽度。
作息时间:朝九晚五,日均客流量230万人次的地铁每天从上午6时运行到午夜1时,夜店也是人潮汹涌。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行政效率居亚洲第二的城市很少人上班时间逛街,街上更多是内地游客。
跳槽频率:香港不跳槽的是公务员。市民随时因为行业前景、公司裁员、增薪挖角而跳槽,18至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
身体运动量:运动量偏少,眼病腰病胃病多。
手机通话状态:何时何地都可谈工作。
婚恋状况:结婚人数大减,离婚率高,趋势是女孩要同居,男孩想结婚,单身派对流行。
评语:吸引外资的全国第一是对打工者致命的吸引,它的世界工厂地位正在撼动珠三角的东莞和深圳,亦是旅游目的地;工作是这个城市发展的理由,计件工资是大多数人的发展后盾。
电视时间:多;电视是这里大多数工薪族的精神食粮之一。
快餐店:多,但多不过工厂的食堂。
步行速度:有人说苏州好像架在了车轮子上,其实有工业苏州与古典苏州的区别,前者匆匆,后者优雅。
酒精度:偏低,小酌型;十全街的酒味不敌水天堂的茶味。
作息时间:按时作息的典范,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上班时间逛街人气:旺,集中在观前街和人民路,大多是游客(多过香港),本地人不愿当一六八(苏州下岗工人的代称,其救济金是每月168块,后来有增加)。
跳槽频率:一般,因为是外向型经济,企业普遍产销两旺。
身体运动量:大多数人的运动只是活络筋骨,把工作当运动。
手机通话状态:忙,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和社交型消费。
婚恋状况:婚介业和婚纱摄影业发达,先成家后立业和先立业后成家的观念并存。
评语:处于创业的平台期和消费的高潮期;工作的忙碌来源于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高消费的要求;休闲成为工作的减压阀;许多厌于按时上班的人群选择自己开小型公司、店铺或工作室。
电视时间:不多,爱看电视者,一则香港频道构成吸引,二则想学粤语,三则想忘记现实压力。
快餐店:多,外卖“侵略”了几乎所有的写字楼。发展到网上建立“深圳快餐网”。
步行速度:一向以快为傲,但现在慢了,因为太过拥挤,市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