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孙真人逐月调养事宜
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宜减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勿冒冰冻,勿极温暖,早起夜卧,以缓形神。勿食生葱,损人津血。勿食生蓼,必为癥痼,面起游风。勿食蛰藏之物,减折人寿。勿食虎豹狸肉,令人神魂不安。此月四日,宜拔白发,七日宜静念思真,斋戒增福,八日宜沐浴,其日忌远行。
正月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天地的生气都逐渐开始复苏,因此称之为“发阳”。孙真人在其《摄生论》说,正月肾气受病,因此肺气会显得很微弱,这个时候应该少吃一些咸、酸的食物,多吃些辛辣的食物,这样才可以助肾补肺,安养胃气。
同时,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故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孙真人在其《千金方》中也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在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因此,强调正月饮食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茼蒿、荠菜、豌豆苗、春笋、山药、藕、萝卜、荸荠、甘蔗、芋头等。
《千金月令》中说“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三曰紫苏粥,以补脾胃。”同时还强调,尽量少吃生冷粘杂的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此外,孙真人还强调,在正月既不要冒风寒,受冷冻,也不要太温暖,应晚睡早起,以疏缓自己的形体和精神。
饮食方面,注意尽量少吃或不吃生葱、蓼子,否则会令人面上起游风。也不要吃冬眠潜伏不动的动物,如蛙类、蛇类等,否则会减人寿命。《千金方》还说:在正月内,吃虎、豹、狐、狸的肉,会使人伤神,损折寿命,魂魄不安。同时,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说这个月不宜吃老鼠接触过的食物,否则会使人生瘘管。
同时,在正月的其他调养禁忌中也指出,正月四日宜拔白发,正月七日宜吃斋念佛,这样可以增福增寿;正月八日适宜洗澡沐头,但这一天不宜出远门。在《杨公忌》中还说,正月十三日不宜看病问疾。
正月调养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尤其临近初春,天气逐渐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也开始频繁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等疾病,也逐渐开始出现和流行。为避免疾病的发生,在调养措施中,还应该注意多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正月饮食】
首乌肝片
[组成]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0克,青菜叶、绍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各适量。
[制法]先将首乌煎汤浓缩,然后取20毫升药液备用;将猪肝剔筋后洗净切片,葱、姜、蒜洗净,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洗净控干。然后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蘸,加入少许食盐,调入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再将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兑成滋汁。将炒锅置于大火上,入油烧热,待油热后放入拌好的猪肝片滑透,用漏勺淋取余油,锅内剩少许油,下入蒜片、姜末,煸出香味后下猪肝、水发木耳,炒数分钟,再将青菜叶入锅翻炒数次,袋八成熟时倒入滋汁,炒拌均匀,出锅前再将葱丝下锅,翻炒几下,即可食用。
[评析]此膳食可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
虾仁韭菜
[组成]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虾仁洗净,用水发涨,然后捞出,沥干备用;韭菜摘洗干净,切段备用;鸡蛋打入碗内,搅拌均匀后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再将虾仁倒入,拌匀备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待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然后放入食盐、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评析]此膳食可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
珍珠三鲜汤
[组成]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30克,淀粉20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鸡肉剔筋洗净后,剁成细泥;取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取蛋清;然后将三味放入碗内搅拌均匀,备用。将西红柿洗净,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炒锅上火,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入豌豆和西红柿丁,再次烧开后改为小火,将事先办好的鸡肉泥用小勺拨成珍珠大的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大火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
[评析]此汤可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
二月
二月肾气微弱,肝当旺盛。宜戒酸而增加辛味,以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勿食黄花菜、陈醋、菹,发痼疾。勿食大小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勿食葵及鸡子,滞人血气,冱精。勿食兔及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此月八日,宜拔白发,九日忌食一切鱼,仙家大畏。十四日不宜远行。仲春气正,宜节酒保全真性。
孙真人在《摄养论》中认为,人在二月里肾气微弱,肝气旺盛,因此在饮食方面最好戒酸增辛,这样才能达到助肾补肝的目的。同时,二月宜于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出些汗水,以散发体内潜藏的玄冬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