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二.ppt

格式:ppt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二.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起事故案例
高***矿井***爆炸案例
开关失爆的代价:124人死亡,24人受伤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特大
***事故教训与反思
2002年6月20日9时45分,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西二采区发生一起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24人死亡,24人受伤,。这起事故造成1名厅级领导、4名县团级干部殉职井下。
一、事故发生地点概况
城子河煤矿属高沼气矿井、,,%—%。该矿已投用KJ4型***监控系统,井下已有3个采煤面17个掘进工作面安设***传感器22处,安设***断电仪探头19处。井下无***抽放系统。事故发生在西二采区,主要开采3B层和24号、25号层煤。3B层有145综采工作面和801全煤掘进与原802全煤回风下山停工巷道(240米)。
***爆炸发生在3B层全煤下山风道(原802停工巷)距拉门点146米处。此巷道沿3B层全煤下山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锚杆支护、。年初掘进时,双局扇双风筒同时供风,供风量360m3/分,%,***。元月2号因一台局扇停风、工人误送电、电缆放炮曾发生一次***燃烧。一月末此巷封闭,5月24日排***后巷道启封,准备回撤设备。6月16日矿决定将此巷道改为新投产的145综采工作面的临时水仓。至6月20日发生事故时,巷道积水斜长80米,水面以上全煤巷长160米。事故前此全煤停工巷采用一台28KW局扇供风160m3/分,一台11KW局扇做备用。距煤巷拉门点往下15米设一处监测探头,监测信号可反映到通风区监测室。事故后国务院技术调查组经灾区现场勘察,对35名知情者***与对井下供电系统和四台供电开头开箱解剖取证证实:现场主用和备用局扇自动转换联线断开,风电闭锁短接,***电闭锁没接。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充分调查和技术鉴定,认定这起事故主要原因为:
1、局扇停风造成停工煤巷***积聚。外包队工人误送电导致潜水泵开关(插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电弧火花,引起***爆炸。在爆炸火焰传播过程中,运输巷道和145采煤工作面部分煤尘和被摧毁的盲巷密闭内***参予了爆炸。增加了爆炸破坏威力。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2、外包队安全管理混乱,严重以包代管。灾区现场外包队人员遇难32人。外包队入井即无正式的用工合同,也没有经过正规安全培训,又无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井下作业各自为政、无统一的安全监督管理。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3、井下事故区域接送电管理混乱。外包队作业停电、送电无报告,无审批,外包队无专职电工,不懂供电知识的临时工经常随意接电,随意停送电,风电闭锁,***电闭锁随意短接或甩掉。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4、重点***掘进面(全煤巷道)密闭启封复用后,没有重新制定并落实可靠的通风安全措施。此煤巷事故前定为重点***工作面,%,***,应继续按重点***面管理,落实“三双两闭锁”等专门通风安全措施。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5、隔爆和安全防护器材投入不齐全。灾区现场勘察发现3B层生产系统原有4处临时通风设施,质量不合格,3B层和24号、25号层煤之间石门没安设隔爆设施;灾区内二个采煤,三掘进及外包作业人员均没佩带自救器,班组长没带便携式***报警器,造成灾害波及范围扩大,人员伤亡增加。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6、电钳监测工素质低,无证上岗。承包队三名机电检修工不懂风电闭锁,***电闭锁怎么联接,没经过岗前培训。***监测室无专职执机员,不知超限报告。监测系统显示***超限40分钟无人观察,无人报告。检修工兼微机员一小时内观察一次***监测记录,问他***超限为什么不报告,说岗位责任制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