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doc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2017/10/2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构建
【摘要】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区域经济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规格导向,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文章以冀中南经济区为例,探讨如何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平台,实现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互相匹配,无缝对接。
【关键词】人才培养;人才需求;区域发展;对接平台;冀中南经济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而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首要职能,是为社会服务的最重要的途径。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必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集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之力,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的有效平台。
一、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的必要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依据。如果把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比作“产品”,那么区域经济就是产品面向的
“市场”。高校在“产品”生产流程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客观依据,通过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充分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其对高校毕业生呈现出的需求特点,据此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生产出的“产品”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适销对路的好产品,毕业生才能在就业时找到好的出路,解决就业难题。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对接平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渠道将更加便捷,符合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更为有效地被输送到用人单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和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增加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区域经济发展快了、好了,其对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更旺盛的态势,会进一步从质和量上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冀中南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
河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冀中南经济区,以带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打造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冀中南经济区包含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占全省26%;2009年末四市人口3055万,%。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串起了石家庄、邢台、邯郸,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则途径衡水,交通便利。四市工业基础雄厚,生产门类齐全,是我国主要的冶金、煤炭、纺织、建材生产基地。从经济总量来看,,%。在2010年12月国务院下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冀中南地区被列为了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四市各自的经济发展现状如下:
(一)石家庄。从区位条件来看,石家庄“东出西联,承南接北”,既是京津、山东半岛的腹地,也是冀中南和中部省市的前沿,还是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极点和冀中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从综合竞争来看,《2010年中国294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显示,石家庄市列第46位,位居全省第一;邯郸第107位,邢台第139位,衡水第182位。鉴于邯郸、邢台、衡水的后位劣势,石家庄在冀中南经济区整体崛起中必须担当起优化结构、协调供应的重任,因此挑战巨大。目前,石家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不仅意味着石家庄市经济增长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