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0
文档名称: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环境科学丛书.pdf

格式:pdf   大小:8,761KB   页数:2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环境科学丛书.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10/27 文件大小:8.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环境科学丛书.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论
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我国“十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一项国家重要发展战
略。为了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实现
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制定城镇总体规划的同时,制定和实施城镇环境规划。本
章主要介绍小城镇的发展概况、主要环境问题、城镇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指导思想与基
本原则、规划编制程序、主要内容以及城镇环境规划与城镇其他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
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
城市化与城镇化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指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并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
域,它是国家、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与第三产业集
中的地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城镇的定义:城镇(或指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镇政府所在地,具备一定的人口、
业和商业的聚集规模,是当地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具有较强的辐射能
力。因为小城镇与周围的村庄关系密切,所以人们常把小城镇与村庄放在一起讨论,简称
村镇。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市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
市生活方式的多景观、多层面的综合转换过程。
城镇化的定义:城镇化的定义与城市化的定义基本相类似,是指农村向城镇逐步转
换的过程。城镇化的重点是建立并发展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县城和中心镇,而城市化的重点
是建立并发展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大中小城市。义的城市化概念中已经包含了城镇化的
涵义。
城镇化的作用和意义
城镇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看,从集中趋势向
分散趋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尤其如此。制造工业的衰落、聚集的不经济、产业
活动的转移以及农村和小城镇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大
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导致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由城市中心向外围、由大城市向
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的进程日益
加快。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工业总产出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税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
的以上都集中在城市。随着农村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带动
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化
服务中心的作用。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城市化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一方面,城市化和
城镇化可以集中人类的智慧和成就;另一方面,城市化和城镇化也会集中整个社会和时代
所具有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种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思想具体落实到城市化、城镇化的全过程。在产业布局、生产力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资
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持生态平衡;在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经济功能的同时,必须
充分考虑高层次人文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的建设,以发挥文化功能;在城镇人口比重大幅
增加的同时,必须提前考虑人口集聚所面临的就业、生活、素质提高等诸方面的问题,协
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条件、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城市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
义国家一样,“城市化、城镇化”同样是中国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不同的是,中国
的城市化、城镇化政策不鼓励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大城市转化,而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小
城镇,提高中小城市、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不仅仅是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促进全国城
市化、城镇化的发展。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蜿蜒的道路,对小城镇的认识也是逐步进入人们
认识视野的。小城镇作为农村商品贸易中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兴盛;作为乡镇企业大发展
的载体而兴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
程加快, 年,城市数量由个增加到个,建制镇由个增加到
个,市镇总人口由亿人增加到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提高到
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有所改善,辐射能力和带动力增强。建制镇平均规模扩大,小城镇
开始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城镇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城镇基础设
施和环境进一步完善,一些多年滞后的领域得到加强。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符合
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城镇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