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17/10/2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
[摘要]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对了解民众思想动态、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保持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等意义重大。为构建高效的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必须要提高舆情重要性认识、制定应急预警法案、利用网络舆情规律、完善网络监控体制、改善国家社会关系以及加强理论应用研究等。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分类号]D035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但网络作为虚拟社会和开放平台,潜伏着各种人群和各类思潮,因而网络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最终形成健康的网络舆情,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①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博客和维基以及逐渐兴起的3G传媒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②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③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④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网络意见环境”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的意义

舆情会在自然或外界干预的条件下产生集聚,进而形成舆论,主导或控制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尤其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点,使得这种集聚更为迅速,能够产生的影响也更快更大,因而及时有效的管控尤为重要。
是及时了解民众思想动态的需要
了解民众思想动态,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2008年6月20日胡***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一方面,民众是网络舆情的主体,舆情中所包含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等都是由民众产生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特征为民众发表观点提供了平台,产生网络舆情的网民是一种统计性群体而不是协商性群体,由于统计性群体比协商群体表现出了更多的观点多样性,因而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众的思想动态。
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
网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但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有意识地传播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国内对西方思维方式无意识的认同以及各种有害或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等因素也给中国网络文化安全带来了挑战。胡***在
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时讲话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及时清除网络舆情中所出现的不良信息,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主流,必须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宏观控制力,防患于未然。
是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需要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网络舆情中蕴含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由于网民的热情参与,一方面为决策的民主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更多的人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