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视察建议意见
[视察建议意见]工作的视察建议
根据县委批转的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近期县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视察,视察建议意见。先后对大河岸惠民专业合作社、三里畈宜林搬迁安置点、名羊科技、燕窝垸村及电商产业园等进行了现场视察,并听取了副县长陈云生同志关于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介绍。常委们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也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常委们认为,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始终坚持“四化同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发力、党员干部群众人人尽力的立体战格局,做到了领导重视、决策果断、军令严明、士气旺盛、战果明显。通过抓服务、解难题,抓运行、稳增长,抓融资、保投资,抓整治、优环境,不断创新“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五统一”的资金统筹模式、“六个一”的连片开发模式,精准扶贫工作创造了“罗田速度”,形成了“罗田经验”,打造了“罗田样板”,为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总体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矗
同时,常委们指出,我县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政策项目难落地。我县精准扶贫顶层设计虽然比较完善,但穿越“最后一公里”仍面临不少困难,在政策的执行落实上存在程序繁杂、合力不足、令行不一、规划偏高等问题。“十通十有”建设、易地搬迁等工作流程复杂、手续繁多,导致政策资金落实慢、项目建设进度慢。在产业扶贫政策上,规模门槛过高,措施不具体,落实率不高,目前只有黑山羊产业扶持政策兑现较好,其它产业的扶贫贴息贷款和扶持资金都只停留在文件中,难以真正落实到产业上。
二是项目规划难执行。县政府对扶贫项目规划下发的文件很明确、很系统、很具体,但相关部门责权不够明晰,工作运转不够协调,在资金整合上的担责思想不够统一,使规划项目的资金难以到位,范文《视察建议意见》(..)。不少“十通十有”项目规划还写在本本上,没有明确的执行方案,有的执行部门还尚未接受,这需要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协调督办,明确政策措施,否则不少规划项目将面临落实难的困境。
三是市场主体作用难整合。对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核心作用,对市场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主导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没有市场主体来主导,产业扶贫就难寻出路,难以稳固。对市场主体与贫困主体的关系研究、对突出支持和发展市场主体的研究、对资源禀赋的研究不够主动,不够深入,不够具体,市场主体与乡镇、村,与贫困户对接的路径还不够畅通,对接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市场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积极作用还整合发挥不够。
四是贫困主体难激活。一方面,现在的贫困户的确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无论是主观上自信自立的内生能力与动力不足,还是客观上的自然条件与生产能力制约,都让他们产生严重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被动地坐等“政府兜底”;另一方面,在扶贫过程中,我们的基层干部也存在重基础建设、重形象建设,轻扶贫到户、轻思想引导的倾向,对那些非“政府兜底”的贫困户,在致力处理好“扶业”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的辩证关系上认识不足,在帮贫困户树信心、找门路上,在精准脱贫树典型、造氛围上着力不够,致使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难以激活。如果这样下去,这场扶贫攻坚战会形成“贫困光荣”、“贫困有理”的社会导向,会形成越扶越贫、越扶贫困面越大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