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第六章 中央银行.ppt

格式:ppt   大小:6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六章 中央银行.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7/11/1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六章 中央银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条件
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商业银行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银行发行混乱,票据交换和清算错综复杂,最后贷款人问题等,中央银行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央银行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的中央银行也是普通的商业银行,只有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把一些有实力的大银行集中起来发行银行券,垄断货币发行权,最终转化为中央银行。
三、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中央银行的萌芽始于20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
最早以立法形式成立的中央银行是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原华北银行和西北农业银行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
四、中央银行的类型
主要有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准中央银行型等。
(一)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它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监管全部金融企业的制度。
它又分为一元的、二元的和多元的三种具体形式。世界大多数国家如英、法、日和我国都实行一元的体制。德国和南斯拉夫实行二元的体制。美国是实行多元体制的典型代表。
(二)复合中央银行制。它是指国家不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管理体制。
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度。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即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采用这种银行制度的有西非的货币联盟所设的中央银行。
(四)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是其典型代表。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管理机构,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现代中央银行一般都享有国家赋予的各种特权,如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并发行政府债券、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利率、管理金融市场、保管黄金与外汇、代表政府履行国际货币金融协定,从而奠定了中央银行的超然地位。
随着世界各国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中央银行更加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部门,其主要任务是代表国家推行货币政策,维护经济秩序,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保障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即对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负有责任。现代中央银行则通过掌握货币发行,并以此为契机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对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具体表现为:一是充当最后贷款者;二是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三是全国银行的清算中心;四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种服务与指导;五是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三)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
中央银行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部门,提供多种服务。具体包括:
1、代理国库券;
2、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3、为政府筹集资金;
4、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5、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代表国家实施金融监管。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全部资产负债业务活动的综合会计记录。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
中央银行负债是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有:
(一)流通货币。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以及收购黄金外汇等途径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成为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债务。
(二)各项存款。其分为两类:
1、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2、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三)其他负债。即除以上负债以外的负债,如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或融资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