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1/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
工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本次国际会议使用同声传译。
第二步落实同声传译译员。
同声传译译员在任何城市都供不应求,一旦确定国际会议使用同声传译,会议组织者就要尽早寻求合适的译员,并签订使用合同。
第三步落实设备租用公司。
第四步现场安装和调试。
第一,搭建供译员使用的翻译间。
第二,测试接收机在会场各个部位的接收效果。
第五步接收机的发放。
第一,确定采用填写租借卡片方式发放。
第二,利用注册数据库的数据制作租借卡片。
第三,现场发放时要求会议代表认真填写租借卡片。
第四,会议代表凭租用卡片租用接收机。
第六步现场工作。
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同声传译的翻译效果,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
第七步接收机的回收。
代表还回接收机,工作人员将卡片返还给代表。
特别提示
合格的同声传译译员总是供不应求,会议组织者应该尽早寻找同声传
译译员并与他们签订合同。
在挑选设备公司时不仅要询问价格,更重要的是审查其现场服务的质量。

由于使用同声传译的价格相当昂贵,目前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组织者不是很多,只有以下几类国际会议有时还在使用。
(1)某些国际组织的国际会议
某些国际组织的国际会议的惯例就是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工作语言,包括会议的所有文字材料和会议期间的语言交流。英语和法语是两种比较常用的语言,像199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17届国际肉类大会和2000年举办的第20届国际大坝会议就是这种情况。有的国际会议会使用2种以上的工作语言,但最多不会超过6种,因为大多数国家的会议中心和高级宾馆的标准翻译间不会超过6个。例如,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的工作语言为英、法、德、俄、西班牙语5种,加上东道国的汉语共计为6种语言。
(2)国际会议的部分活动
在我国召开的有些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虽然只有英语1种,但在会议的开幕式或特邀大会报告上,由于有我国的国家或者部门的领导人参加并以中文致辞或做邀请报告,为了节省时间,会议组织者就要为这半天的活动安排同声传译。
(3)某些特殊行业的国际会议
我国一些特殊行业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我国代表大多都来自基层,不具有英语听说能力,会议组织者要为他们安排同声传译。例如,1 995年举办的第7届国际山羊大会,我国的会议代表主要来自牧场和农村;200 1年举办的世界口腔预防大会,我国的许多会议代表来自于基层的口腔
防治工作站。为了能让这部分代表进行交流,会议组织者就必须为他们安排同声传译。
总之,会议组织者一旦决定使用同声传译设备,就要认真做好预算,因为一个千人的国际会议,哪怕只使用一个上午的同声传译,费用也要高达上万元,远高于会议室和视听设备的租金。会议组织者要及时将决定使用同声传译这个信息发布出去,鼓励那些由于语言障碍原因不准备参加会议的人员改变他们的决定。

同声传译的设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供同声传译译员使用的翻译间和信号发射器;另一部分是供会议代表使用的接收机。
(1)翻译间和相关设备
通常,国际会议中心的主会场和高级饭店用于举办会议的宴会厅都已设有固定的翻译间和相关设备,只要会前经过简单调试即可使用。如果会议场址没有固定的翻译间,设备租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