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关系资本的民营企业管理模式选择研究
姓名:潘晓晓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李晏墅
20070501
摘要作为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家族制管理模式,理论界对此持否定态度。学者们大多认为,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应该适时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科学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认为,家族制管理模式有其科学的一面,要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来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关系也是一种资本,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因此,本文将关系资本和企业规模作为影响企业选择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考察了两者同时作用下的选择情况。通过对“”矩阵模型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当企业规模小、关系资本量少时,应该采取家族制管理,企业主的集权管理有利于企业灵敏地应对外界的变化,从而稳健地发展。第二,当企业规模小、关系资本量多时,应该采取家族制管理,因为此时企业主拥有的关系资本足够企业的发展,保持家族制还能避免因引进外部人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危险。第三,当企业规模大、关系资本量多时,应该采取家族制管理,但是此时企业内部的复杂使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就需要构建和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帮助企业主科学决策。第四,当企业规模大、关系资本量少时,应该采取现代企业制度,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关系资本,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关键词:关系资本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再次获得发展。
.伽簉..瑆“琲.,.”琣,;.琸。,籪琩,,瑃畉甋,.甌:琣籺.Ⅱ
前言在中国社会转型状态中,非国有经济的成长是与国有经济改革同等重要的因素。从允许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到并存,非国有经济以强大的生命力逐步取得了市场主导地位,并形成对国有经济的重组改造能力。而在非国有经济成分中,私营经济占了最重要的位置。当前,民营企业在我国的社会地位与经济作用与日俱增,《中华工商时报》月日赋觥八接>靡殉晌V泄弥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力量”。因此,重视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腾飞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世界范围看,家族企业是主要的企业形式之一。众多课题调研报告表明:今日中国的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庭或家族拥有的形式,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广泛存在着家族制管理。与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相对应的一个反差是:学界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却相当缺乏。这种情况在我国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倡导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谁也没有提倡发展家族企业和采用家族制方法来管理企业,谁也没想到家族企业会大量出现。但是,我家私营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用家族制的方法管理企业几乎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管理特征。而学术界中,直到年代后期还很少有人对家族企业做深入的研究。有些文献涉及这一话题时,也大都对家族企业持否定批判的态度。政府官员和学界人士大都号召民营企业主尽快打破企业家族制。对我国而言,研究家族企业有着特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是~个家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度,家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几千年家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对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行为、对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作为民营企业中最主要的管理方法的家族制企业,更是有必要重视对其的研究。这不仅可以使人们加深对华人企业组织制度形式与组织行为、家族企业成长及与社会经济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变迁关系的认识,更加可以引发人们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规则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规则的结合点,进而可以探讨富有效率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模式。家族企业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实表明,家族企业及与家族管理和组织有关的行为自有其科学之处。不少国内学者也对家族企业存在的
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即需要不需要改变目前的管理模式以及何时开始改变。切合理性给予过解释,但大都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背景,认为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契约意识等都还没有形成或完善的特定条件下,其存在是合理的、是有意义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成和完善,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发展,学习西方,打破家族制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大势所趋。但是,这样的观念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对于“信任”,中西方文化的侧重点就不一样。西方市场经济健全,建立于法律、正式契约之上的社会信任比较发达。私人信任是个人或组织之间基于信任管理和协调博弈演进的过程,相比于西方社会,中国的社会信任缺乏,私人信任比较发达。这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泛家族主义文化所决定的。因此本文暂不讨论家族企业存在的根源,不去研究家族企业成功的机理,把它作为理论“黑箱”。亦不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和“家族制管理”孰是孰非。因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