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街道区域化党组织实施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城镇区域内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按照《贵乌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要求,20**年起,在全街道范围内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已在20**年8月成立贵乌街道第一区域党委,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党建的组建,经党工委会议研究决定在20**年9月成立第二个区域化党组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尊重主体、共促和谐”的思路,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创新活动方式,使辖区内党组织、党员及其他各类组织、群体在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上找准各自的着力点,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工作格局,促进区域和谐稳定、推动区域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建立“区域党组织”平台,进一步整合街道区域内各种社会资源,拓宽党组织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生活服务保障,逐步构筑起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利服务为一体的快捷、方便、贴近式的新型服务模式,真正实现服务重心下移。同时,在完善党建机制、配强党建队伍、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服务功能等方面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党建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党建工作的最大合力。对街道区域内党建资源
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分为三个阶段:
1、扩面新建阶段(20**年9月至20**年12月)。在第一区域化党建取得成效和经验基础上,以友谊社区、兴黔社区、银佳社区、大营社区、筑新社区为第二个试点,建立地区性联合党组织,统筹区域内的社区、机关、企业党建;
2、总结推开阶段(20**年1月至20**年4月)总结第一、第二试点区域工作经验,推行建立第三、第四区域化党委,实现街道党的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覆盖各类组织、各个领域,区域化党建制度体系形成。3、塑形巩固阶段(20**年5 月至20**年6月)区域化党建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党组织作用明显增强,区域内各类组织、群体实现和谐共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