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海洋大气监测技术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洋大气监测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1/9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洋大气监测技术规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洋大气监测技术规程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扇形角度
总悬浮颗粒物
采样滤膜
样品滤膜
痕迹线
空白滤膜
标准滤膜
4 监测方案设计
监测点设置
监测项目
监测周期与频率
5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海洋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海洋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6 分析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重量法)
铜、铅、镉浓度(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锌浓度(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亚***盐、***盐、硫酸盐、磷酸盐浓度(离子色谱法)
铵盐浓度
电导率
pH值
7 监测数据的分析
监测数据的综合和统计方法
监测数据的分析
8 大气质量的评价
大气质量的评价因子
大气质量的评价标准
大气质量评价结论
9 监测质量保证
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保证
数据处理
10 监测技术报告的格式和要求
监测技术报告内容
报表及成果图件
编制报告要求
完成时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海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设备技术要求
风标
控制器
采样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大流量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流量校准
校准设备
校准设备与采样器的连接方式
校准步骤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世界卫生组织的大气质量指导标准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大气中主要要素的监测和分析的技术要求、原则和方法。
本规程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它海域所进行的大气监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 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 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T
—1992 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GB/—1992 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
GB/—1992 大气降水pH值的测定
GB/—1992 大气降水铵盐的测定
3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程。
扇形角度 fan angle
被测海域与监测点位置的最大夹角。
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悬浮于空气中的粒径范围在100μm以下粒子的总称,简称TSP。
采样滤膜 membrane for sample
用于阻留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滤膜。
样品滤膜 sampling membrane
载有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滤膜。
痕迹线 trace line
样品滤膜膜面上载有大气悬浮颗粒物部分与非载有大气悬浮颗粒物部分的分界线。
空白滤膜 blank membrane
恒重的采样滤膜。
标准滤膜 standand membrane
用于校正样品重量的空白滤膜。
4 监测方案设计
监测点设置
监测点(岸基、岛基、船基)设置原则
--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所设置的测点应能反映一定范围海域的大气质量水平和监测要素分布规律;
-- 监测点的设置应尽可能利用沿岸或岛屿现有的海洋观测站;
-- 岸基监测点设置时,应考虑对照监测点的位置;
-- 岸基监测点,根据监测目的还应适当增加非固定监测点,其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
--
监测点位置的确定应在分析本地区风向风速玫瑰图基础上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尽量将监测点设在监测海域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监测点位置一经确定后不宜轻易变动,以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监测点设置方法
-- 岸基监测点与监测海域的扇形角不得小于180° ,周围应无局地大气污染源、障碍物和地面扬尘;
-- 岛基监测点与监测海域的扇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