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伤寒论讲义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医圣祠
吴鞠通《温病条辨》自序“黎民百姓有什么过错,竟然不是死于病而是死于医。这样的话有医生不如没有的好呢。学医不精不如不学医啊!”
总论
一、《伤寒论》的概况述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专著,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使后世医者,有证可辨,有法可依,有方可用。因此《伤寒论》被列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亦被称为“医圣”。
(一)成书与沿革
作者姓张名机字仲景,生于东汉末年(公元150~219年)。
关于仲景故里的记载,始见于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医林列传》云: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清·同治五年陆九之著《补后汉书·张机》首句即为“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也。
近年有人对张仲景的故里东汉南郡涅阳人(今河南南阳邓县穰东公社张寨村)。
远在一千八百年前出现这样一部巨著,并不是偶然的,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时代的必然、群众的创造、客观的需要。
汉刘邦结束了秦王朝的统治,经过多年的修养生息,使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文化事业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新]公元9—23年);(东汉元年25年—220年)。除了《黄帝内经》以外,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以及甘肃省旱滩坡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东汉)药物百余种,方剂三十余。
说明当时的医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就医疗水平来说,尚处于较低的水平。《黄帝内经》虽是我国最早的的古典医籍,虽有辨证论治的思想,但方剂甚少,尚未形成理法方药俱备的理论体。
到了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互相争权夺利,强占地盘而相互残杀,战争频发,连年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