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连常江湾滨海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连常江湾滨海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1/13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连常江湾滨海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连常江湾滨海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广告设计论文
-->第一章绪论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大开发,环勸海经济带的发展,大规模的围海,填海、临港工业和码头港口等建设项目大幅增长。加之近年来过度的近海海产养殖等活动频繁,促使我国滨海湿地严重萎缩。⑴滨海湿地动植物多样、生态系统复杂而脆弱,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文化利用,更好更有意义保护滨海湿地资源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滨海湿地自然景观效果丰富多变,可参与性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本文借以分析研究湿地公园规划、湿地旅游资源类型、湿地旅游开发模式等方向,探寻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结合方式。[2]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的最优模式。艺术的恢复、再现自然湿地景观样貌,呈现出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等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复合体。

釆用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的探寻滨海湿地的开发与利用形式。[4〕
(1)资料查阅与整理
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书籍并借助因特网搜索,了解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及滨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在分析收集到的实际案例作为分析佐证。
(2)实地踏勘
对常江湾生态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踏勘,考察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基本情况。调查了解现有动、植物情况,并进行实景拍摄。
(3)归纳总结与案例分析
通过理论知识的收集总结与实地的踏勘,对研究的区域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状况以及规划结构、功能结构和景观结构分析,归纳总结出现存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及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二章国内外滨海湿地、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研究
2. 1国内外滨海湿地发展历史
海滨湿地是在海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湿地类型,是植被演替最为迅速,土壤基质最为复杂的湿地。国内外对滨海湿地研究所运用的手法与实践也各不相同。但大都遵循大规模开发破坏一逐步醒悟重新认知一恢复原始状态一进行遵守自然的生态规划设计,重造生态环境这一过程。湿地公园的建设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展示了其改善城市环境生态质量的重要地位。
2. 2我国滨海湿地、湿地公园的发展
我国滨海湿地的建设、保护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70年代,我国南方的发达地区开始兴起对滨海区域规模性的建设开发。90年代,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我国开始借鉴外国滨海区建设的经验,迎来了滨海区域开发的高潮,与此同时滨海湿地的破坏也达到了高潮。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步地认识到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开始从理论与技术上探索修复湿地的方法与途径。如: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由贝壳堤、牡顿滩构成的古海岸遗迹和湿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8]
湿地的分类管理有利于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建设湿地公园的基础。根据不同湿地类型、地质地貌,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滨海湿地公园更是滨海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环节。我国湿地分类以国际湿地局建议的分类制度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增加特有的类型,归纳总结符合我国的湿地分类系统。[9]滨海湿地的基本类型如下表(2-1)

分析、研究和总结了国内外滨海湿地、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