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3.9.ppt

格式:ppt   大小:2,784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3.9.ppt

上传人:yzhlya 2017/11/13 文件大小:2.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3.9.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谣言的定义向来众说纷纭。一位学者在1998年所作的一次文献综述显示,心理学、社会性和传播学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对于谣言的定义(Pendleton, 1998。所以,在社会科学中,谣言是一个缺乏特定定义的概念。 尽管各执一词,谣言研究者们还是对作为传播媒介的谣言存有某些共同的认识。从上世纪40年代迄今,一些代表性的定义可以总结如下: 、旨在使人相信的命题,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Knapp, 1944)。 ,意在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流传,但却缺乏可靠的证据标准(Allport & Postman,1947)。 ,对公众关注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叙述或阐释(Peterson & Gist,1951)。 (Shibutani, 1966)。 ,完全通过口传,往往没有任何事实根据(Morin, 1969)。 、广泛流传的命题(Rosnow & Fine, 1976)。 (卡普费雷,1990)。
你用眼睛能够看透这个世界吗
即时的传播、海量的信息、方便的查询……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一些人造谣、传谣提供了空间和渠道,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QQ、MSN)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尤其是微博盛行以来,人们似乎感觉到处是唾沫横飞,谣言四起。谣言乘上了科技的“东风”之后,上传更加便捷,扩散更加神速。一条信息发出去,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其影响更加强大,伤害更加直接,破坏更加严重,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应有之义,已刻不容缓。


金庸去世
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