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刍议.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刍议.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1/1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刍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刍议
[摘要]《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与其落后的教学评价标准密不可分。我们要改革现行落后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的导向作用。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应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基点。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主动参与
[作者简介]李泽需,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3-0194-05

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这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落后是分不开的。目前人们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必须改革。笔者认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虽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但最关键的是应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参与意识作为基点。


(一)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点。是课程学习内容的必然要求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以古今中外短小动人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也就是说,现行的《大学语文》课主要是通过学习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达到其教学目的。而文学是人学,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作家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它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文学对世界的把握是一种审美的把握,是偏重情感体验的。文学的这些特性,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具有一种主动参与的意识。没有参与就谈不上有情感体验,就不能真正进入到文学的世界,光靠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全方位的主动参与。


(二)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点。这是有其深层理论依据的
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这种理论反对以前那种把教师当作教学的主要信息来源、教师的工作就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观点,它主张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者通过自己与概念、原则和事实的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联系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换言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以前的那种静态被动地接受各种孤立事实的过程,而变成了一种学生认知结构的动态和连续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少“讲”而多支持和辅导学生的学习,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交流、探索、发现和创新。目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者的重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2 主体性教育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成为认识的主体,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 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它把文学批评的重点从传统的文学作品的本体研究转向了对文学作品接受对象的研究。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和检验的文学作品称为“文本”,经过阅读检验的才称为“作品”。尧斯认为,在文学进程中,不仅有作家作品,而且有读者。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史,文学价值是作家创作意识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也就是说,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完整文学过程,读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作家作品的。

(三)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点。是符合教学改革潮流的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人们正在努力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求优化教学过程。虽然目前对于什么是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界定,但一般都认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3)媒体作用的转变。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识工具。(4)教学过程的转变。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教师传

最近更新

家政服务培训教程资料全 15页

加油站服务操作规范培训资料 13页

【AAA】教学新常规培训资料x 10页

2011年电工培训资料 7页

临床药师制的建设与实践吴永佩讲课文档 90页

2021年考研心理学专业六大科目全面分析 4页

江苏省南京联合体2025-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 6页

蒸汽锅炉清洗及保养 14页

汽车保养与维护教学大纲 11页

全自动软水器维护与保养完整版 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5-2025学年九年.. 9页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秋季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答.. 41页

六顶思考帽培训讲课文档 54页

高中地理浙江专必修第三章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 25页

尿酸结石北京垂杨柳医院 45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2页

货币的本质演示文稿 28页

咨询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技能 65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 72页

装饰公司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专业23篇) 79页

设备维护合同税率(专业20篇) 44页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专业15篇) 32页

跟单员求职攻略及简历模板(专业18篇) 39页

酒店租赁合同(合集) 41页

2025年云安全服务项目建议书 67页

2025年企业文化展示系统项目建议书 62页

2025年新部编人教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按课文内容.. 7页

油菜籽买卖合同样本 10页

学校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方案模板6篇 17页

广东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 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