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是否需要税警
学者张世忠在著述中大声疾呼:“中国组建税务警察刻不容缓!”他认为:在任何国家,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亦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支柱,把税收比作社会躯体的“血液”是绝对不过分的。正因为税收如此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税务机构置于十分重要,甚至给予一定特权的地位。
中国目前除了海关缉私局具有税警性质之外,国税和地税没有税警。那么中国究竟需要不需要税警呢?
历史上的中国税警
中国的税警早已有之,春秋时期开始食盐专卖,盐税便成为几千年来最稳定和时间最长的税种。为了保证盐税的足额入库,历代“盐人”“农官”“盐铁史”“巡检”“水师”至后来的盐警,都是专门保护盐场、防缉私盐的公务员。这些职业可算是中国税警的雏形。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税警出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以八大银行盐税余款支持下成立
,专事打击买办,所以税警主要还是以盐税为主要稽查标的。
早期的税警培训与其他警种相似,分为三级制。最低一级为警员教练所,主要负责培训一般的大头兵,时间为3个月一期,每期抽调警员轮训。培训的科目有:警察学、刑法通论、侦察学大意、军事训练、盐务与税务缉私概要、士兵操练以及驾驶车辆船只(根据兵种需要)、武器使用及保养等等。国民政府专门培养税务警员的教练所成立于1929年6月,当时称为盐务缉私士兵教练所,后改为税警教导所(队,团),划归财政部管辖,然而由于盐务系统长期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财政部对其仍然难以完全控制。因而,组建一支完全由财政部调遣的“亲兵”似乎颇有必要。财政部的步骤是先于盐务署中设立缉私处,将原管辖的各缉私局统归管理,由财政部统一拨款、任命、训练及调遣,又将原来的“盐警”改编成缉私队。缉私处直接管辖缉私总队若干,各地再根据业务量设立大队或中队若干。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又根据管理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将各缉私队改组为“税警”,并划归财政部盐务稽核总所代管,当时的编制虽然以队为单位,但仍沿用陆军制式管理。后来出了两名陆军总司令的税警总团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的。
在宋子文的各种招数之下,,在这方面,税警的功劳可谓大矣。后来宋子文的税警兵团直接参加淞沪会战。
但是当时的税警却是以负面的形象为主:《诗刊》1977年第8期:“菜刀在手亮锃锃,砍翻吃人税警。”在当时“民国万税”的大背景下,税警是以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存在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有税警的。这一点有图片和文字资料为证。太原市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在三大改造尚没有完成的时候,一些资本家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给处于恢复期的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为了打击这些行为,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中,就有大批的税警参与。可以说,这些税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国外税警一览
在美国,税务警察拥有比一般警官和法官更大的权力。他们可以冻结存款、封闭私宅、收缴财产,直至纳税人缴清税款。美国税警还享有查处权,通常可查阅纳税人账户、存款等,遇到特殊情况,还可查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