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超滤膜在多糖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超滤膜在多糖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1/13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超滤膜在多糖中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超滤膜在多糖中的应用
超滤膜在中药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超滤膜在几种中药多糖的分离纯化应用,总结了超滤膜在中药多糖分离纯化应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超滤膜对我国医药产业跨越式的发展给以了展望。
关键词:超滤膜,中药多糖,分离纯化
近年来人们对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有了新的认识,植物多糖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功能,例如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保护肝脏等,且毒副作用小[1]。因此,对多糖的研究开发成为医药行业的热门领域。但是由于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尚未形成一种高效模式,因此运用各种分离纯化方法对植物多糖的纯化分析,仍是研究工作的重心。
超滤膜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是是以压力为驱动力,利用机械筛分的原理选择性地从溶液中分离出大粒子溶质的分离过程。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多糖在水提液中可以溶解,用截留分子量适宜的超滤膜能很容易地实现植物多糖与水溶性小分子的分离,能够保证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笔者就目前超滤膜在多糖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概述了该技术的应用现状。[2]
[3]

该文献在同样的料液、温度和操作压力下,考察了四种不同截留分子
量的陶瓷超滤膜,发现截留分子量为150kDa的超滤膜最适合于薏苡仁多糖提取液的浓缩;同理,经过试验得出,-,温度在20-60度时,压力和温度的提高均有利于超滤膜通量的增大。

在超滤过程中,膜污染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而浓差极化效应则不断减小。其中浓差极化主要因为膜的选择透过性使被截留溶质在膜表面处累积,这种浓度的累积会导致溶质想原料主体的反向扩散,但经过一定的时间会达到定态。
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是无法消除的,但可以通过改变料液情况和操作条件改善和减少,并通过适合的膜清洗工艺使膜通量得到恢复。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膜清洗进行了尝试,找到了合适的膜清洗工艺:采用热水,碱洗和次氯酸钠清洗后,膜水通量能够恢复到实验前的水平。
[4]

针对膜工艺的性质, 首先进行预试验, 采用能切割分子量为15、10、8、6、5、1、、、, 以总收率、总糖含量等为指标进行分析, 并对提取物进行药效学比较。最终选择10万分子量管式膜作为膜分离介质。

根据影响膜分离的一般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糖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温度、压力、药液浓度为考察因素优选最佳富集制备工艺,发现最佳工
MPa、温度45℃,膜分离技术富集后,六味地黄提取物收率由20%降低至16%左右,总糖含量由40%提高到60%以上,能有效富集多糖等活性成分。药液浓度的影响微小,可比较药液加热浓缩与直接进行膜分离的生产成本,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选定其中一种浓度即可。该工艺操作方便、实用可行, 对高富集总糖等活性成分非常有效。
[5]

分别采用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