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于纪录片人的耕者精神.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纪录片人的耕者精神.doc

上传人:w8888u 2017/11/1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纪录片人的耕者精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纪录片人的耕者精神



摘要:受费拉哈迪先生的《北方纳努克》以及委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等经典纪录片的影响,笔者在十四年前对纪录片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成为一名纪录片人。本文主要讲述了近十多年来笔者在从事纪录片生产创作的过程中的故事及经验总结。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纪录片;记录;尊重;忠实;时间;深耕
引言
没有尊重就没有记录。十七年前,受费拉哈迪先生的《北方纳努克》以及委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等经典纪录片的影响,我逐渐对纪录片产生了兴趣,了解到人类学纪录片电影在世界纪录片史上的地位。后来我投身视频采编工作,在市井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给我讲述了很多我所不了解的那些年代的故事,我至今未放弃过对纪录片的投入与追求。
一、纪录片需要长时间的投入
纪录片是需要时间的,这往往要耗掉纪录片人的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光。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较大区别在于:电视纪录片深受英国的约翰?格列尔逊影响,所形成的故事叙述相对完整的解说式风格,而人类学纪录片等一些传统纪录片更倾向于对于事件或者某些社会现象,人物故事的碎片式记录。而这两种
“体制外”与“体制内”的纪录片的区别往往就体现在其制作的时间成本上。
在记录与研究华南城乡传统文化的这十年中,我倾尽了心力、财力与精力。过程中难免遇到陌路人,他们会抱以不解的眼光,甚至嘲笑。我一直执此信念,希望自己记录的影像在百年之后给后辈看见,他们得以了解在21世纪初有这样一位纪录片人,在用他的青春尝试记录与研究珠江角一带的岭南文化。
2007年,我认识了著名雕塑家尹积昌的女儿尹小艾,见到许多尹积昌的作品。尹积昌先生是五羊、孙中山像等广州城市雕塑的设计者,而广州城市雕塑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五羊像正是广州这个城市的标志。我前后经历8年对尹积昌的生平,设计手稿及作品进行研究及解读。而想要对尹积昌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必须从多方渠道去了解,期间打听到有一位老先生是尹积昌先生的助手。我多次登门拜访,却一直无缘相见。多年之后,我的坚持和诚恳终于打动了这位年近90的老人,历经7年,他接受了我的请求,和我细说起那段往事。而我竟然发现在他的日记本里早已把我的名字以及每次拜访时间都记录了下来:这位老人一直在等待真正有心之人。一座城市需要建设者的工匠精神,只是他们通常都默默的用心雕琢却很少发声,所以直至到他们离开,往往都没有被尊重,发现及记录。挖掘这些城市的宝藏,需要长时间去等候。纪录片《羊城华就》的全部调研、解读、采编、后期制作由我单人独立支撑,至今已是第10个年头,而这部纪录片还需要更多的资料分析,文献搜集,它至今还未完成。
二、以忠实的态度去记录
围绕纪录片的客观与主观之争从未停止,然而只要有人参与的行为,如何完全客观?在制作纪录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持忠实的态度。对于客观有很多标准,而忠实是一种态度。忠实,即知之或谨慎言之。记录的过程,必须是在尊重被访者的前提下进行的。当记录涉及到被访者的私隐,记录者需要适当保护被访者的私隐。我们不可能蒙住被访者的双眼去放映纪录片,当对作品放映时,千万别忘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