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林觉民侠骨柔肠血一腔.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林觉民侠骨柔肠血一腔.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1/1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林觉民侠骨柔肠血一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林觉民侠骨柔肠血一腔
这个5月,讲述林觉民与陈意映爱情传奇的影片《百年情书》上映。壮士豪情金鼓齐鸣,夫妻浓情滴血带泪,令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
关于林觉民,除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定义之外,还有不少温暖的视角去打量他。
比如,他是一位俊朗的帅哥。林觉民被俘之时,四下传言,抓获一个美少年。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奇男子也!”张鸣岐没有把这种人才留给革命党,林觉民被关押几天,水米未进,从容就义。比如,他是一位有个性的才子。如果不是殒命于起义的话,他说不定会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自小性情诙谐,涉口成趣,一座倾倒。20岁东渡日本留学,他熟谙日语,懂得德语和英语,檄文《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译作《六国宪法论》皆为此时之作。比鲁迅小6岁的他,若不是殒身革命,成为行业精英也未可知。
再比如,他是一位奇男子。13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卷上题下“少年不望万户侯”,扬长而去。他白号“抖飞”,希望自己如大鹏抖翅,直飞冲天。这种“飞”,不仅是小我实现,而是挽救垂危之中国。对于参加黄花岗起义,林觉民是抱着必死决心,“此举如果失败,死人必然很多,定能感动同胞……嗟呼,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而犹生也,有何遗憾
!”如此凛然赴死,侠气干云。
当然,他未必是个好儿子。其实,在世人皆知的《与妻书》之前,还有一封《禀父书))。那是起义前三天的夜晚,林觉民独自在灯下给嗣父和妻子写诀别书。《禀父书》日:“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龙钟老父阅此书,情何以堪?
当然,他未必是位好丈夫。《与妻书》写在一方手帕上:“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1300来字,诉不尽夫妻情深。然阴阳殊途,林觉民成全了男儿的伟岸与荣光,留下漫漫长夜锥心之痛给妻子。陈意映两番昏死,几番欲死,两年后抑郁而终,年仅25岁。
然而,家国难全,他确是一位伟丈夫。一个屈辱苟全的政权摇摇欲坠,一个英雄的时代呼之欲出。林觉民和战友们稀罕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正义与真理。生死诀别之文字,最是真挚。这位胸怀大志、“以天下人为念”的革命者,面对死别虽然伤悲,却悲而不哀,儿女情虽长,革命心更坚。牺牲二字,易书难为,林觉民坦然视之。

牺牲时,林觉民24岁,黄花岗烈士的平均年龄也不过29岁。墓碑上,每个冰冷名字的后面都有故事。起义虽败,却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五个多月后,武昌革命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