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读“平庸之恶”
摘要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把普通人不假思索地服从邪恶命令的行为称为“平庸之恶”,这种行为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危机和伤害。“平庸之恶”从心理学解释是一种消极极端的服从行为,其产生原因可以从“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寻求答案,即个体在负面权威的影响下自我意识丧失的一种服从行为。通过这种分析,可以给我们的社会管理、维稳处突、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服从平庸之恶权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
服从是人由于外在强制力或他人影响而做出的遵照、顺从行为。积极的服从给我们带来了秩序、规则、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但是社会行为中也存在一种消极的极端的甚至恐怖的服从,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把这种服从称之为“平庸之恶”。汉娜?阿伦特认为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其中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认为,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却不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行为,就是平庸之恶。
1 “平庸之恶”现象
2014年3月,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的暴徒砍人事件,造成了29人死亡的惨剧。暴徒中唯一的女性帕提古丽?托合,在羁押期间已怀有身孕,这样的情况,本应在家享受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应该是最具有爱和温情的角色,却在极端宗教势力的蛊惑下,在上级组织的命令和安排下,将刀砍向无辜的群众,去发动所谓的“圣战”行动。
9?11事件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对施行暴行的恐怖分子进行研究之后,深感不安的指出:“那些令人吃惊、引人注目的大多数自杀式恐怖分子几乎都源于普通民众。”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普通人变成了恐怖分子呢?如何解释那些极端的宗教信徒心甘情愿地为所谓“纯正伊斯兰国”献出自己的生命并戕害别人的性命呢?恐怕也应该从心理学上寻找内在的原因。对于这样一种现象,长期研究纳粹的心理学家阿伦特,把它称之为“平庸之恶”――指那种不假思索地服从命令的普通人的邪恶行为。对于这种“平庸之恶”现象的解释,心理学上最著名的实验就是“米尔格拉姆实验”,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消极的服从,特别是逾越规则和道德的服从是如何产生。
2 “平庸之恶”的实验证明
背景
试验的实施者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其因研究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从众行为而著名。由于米尔格拉姆自己就是犹太人,他对二战战俘审判活动极为关注。1960年一个名叫艾克曼的纳粹党徒被抓回耶路撒冷接受军事审判,他曾负责制定犹太人大屠杀的“最终方案”,并负责大量的运送和屠杀任务。但是艾克曼在法庭上对自己的暴行辩护称:“我们不应该对那些人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我们只是执行命令而已”。艾克曼的这种辩解引起了米尔格拉姆的强烈关注并提出了质疑,虽然他认为“执行命令”这种借口显然不能解释他们的罪行,但是在战争期间或者非常事件中,这种无条件服从命令、完全丧失理智和道德判断的情况确实常有发生。人在邪恶的命令之下究竟是服从还是抵制?为此他想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测试在权威者下达违背人性的命令时,人所发挥的拒绝的力量到底有多少?
过程
1961年6月,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米尔格拉姆以每小时
4美元的报酬找来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