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2023年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docx

上传人:baba 2023/6/1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摘要:文章以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爆发后全国多地街道宣传横幅为语料,从主题、韵律、修辞、语法等方面分析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3篇,供大家参考。篇一:新冠防疫宣传标语大全要:文章以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爆发后全国多地街道宣传横幅为语料,从主题、韵律、修辞、语法等方面分析了防疫标语的典型特征。同时,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防疫宣传标语的表达方式、技巧和隐喻意义,从而试图揭示防疫宣传标语实现良好的宣传功能的运作过程,并对防疫期间如何实现宣传标语效用最大化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宣传话语;语言特征;言语行为;概念隐喻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23(2023)03-0017-05一、引言2023年初,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火速波及全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防疫的关键时刻,如何发挥宣传的最大效用、提醒民众提高科学防范意识成为防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宣传话语具有传播信息、舆论导向、教育大众、提供娱乐的直接功用。[1]在防疫工作中,各级政府组织在街头巷尾张贴起来的横幅标语是重要的防疫宣传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初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河南各乡镇政府的硬核防疫标语与往年其他地区的常规防疫标语有些不同。河南政府取得不错的宣传效果后,其他省市纷纷效仿,催生了一大批具有各地特色的防疫宣传标语。通过网络搜集和实地考察,本文以2023年初多地街道防疫宣传横幅为语料,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探析防疫宣传话语中的表达方式、技巧和隐喻意义,揭示其对宣传效果的影响。二、防疫宣传标语的典型特征防疫标语承担着传播信息、舆论导向、教育大众的直接功能,客观上需与民众形成良性互动。 防疫标语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典型特征。(一)主题特征在主题上,防疫标语主要分为宣传科学防治方法、展示疫情严重后果、激发民众情感等几类。,利用简单的标语为民众提供科学的防范办法。 比如: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处。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 比如: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情系百姓健康,党员使命担当。,但在今年的基层宣传中却十分流行。 这类宣传标语针对早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群众起到了非常好的警示作用。 标语通过对严重后果的强调,激发群众的害怕担忧,从而引起重视。 再传达目标,让大家共同参与防疫工作,科学防范。 比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防疫宣传标语研究李璐(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2023年6月长治学院学报Jun. 2023第37卷第3期JournalofChangzhiUniversity :202303-27作者简介:李璐(1995),女,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研究。17万方数据 今年上门,明年上坟。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二)韵律特征在韵律上,张萍通过调查研究指出,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语言,每个音节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音顿律(或长短律)、平仄律、声韵律成为汉语节奏的主旋律,也是标语的节奏主旋律。 [2] 音顿律能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四字格、六字格乃至八字格、十字格的标语内部一般采用双音节音步,朗朗上口,如今年上门,明年上坟(四字格)、出门不戴口罩,迟早会见阎王(六字格)。 另外,还有五字格和七字格类型也是标语中的主流。 在这次的防疫宣传标语中,五字格和七字格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如今天防范不严格,明天发热又干咳、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开玩笑等。 张萍指出,实验证明,中国人说汉语每秒能说出五到七个音节,所以,五字格和七字格的标语符合中国人的言语感知心理。 [2]我们也能从实验中看出,五字格、七字格可能是中国人信息接收效率最高的文字组合类型。除了音顿律以外,平仄律和声韵律在标语中的使用也十分频繁,可以帮助人们记忆。 标语中的平仄与诗词格律有联系也有区别。 比方说标语点滴善行,凝聚温暖,在短语内部呈现出周期反复、两两对立的特点,平仄模式为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但我在调查分析中发现,相比前文的节奏形式,基层的防疫宣传标语更注重的是每节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配合。 诗词格律强调平仄对立,但基层防疫宣传标语很少有平仄对立的节底字,大部分的节底字平仄相同,甚至直接使用相同的字。 如今天上门,明天上坟的韵律模式是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防控措施不落实,一家老小都背时的表现形式是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扎堆打红中,病毒传播中的表现形式是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现代对韵律的感知和限制远远宽于古代,相比古代的繁杂要求,现代在某些方面对韵律的底线已经宽容到了在节底字的押韵和平仄配合上。双声、叠韵、反复、顶针这些方式的运用体现出标语中的声韵律之美。 节底字几乎押韵是标语的最大特色,例如,防控疫情,党员先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中情与行同韵,责与责同韵。 除此之外,其他标语节奏形式还包括短-短-长的长短律,如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处;快-快-慢的快慢律,如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通过时值的不同让标语富于变化,帮助受众张弛有度地了解标语中的重点信息,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三)修辞特征修辞手法使标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抓住受众的眼球,有利于加深民众对标语的认同感,达到宣传效果。 如湖北回来不报告的人都是定时炸弹、今年上门,明年上坟等句通过比喻、夸张的手法让群众意识到从湖北回来不报告、到处串门的危险性,形象生动。 其他常用的手法还有双关、对偶等,从网络反馈来看,大家对这类标语的接受度比较高,宣传效果好。(四)语法特征在语法上,标语大部分都是无主语句。 这是因为无主语句没有特指,把所有受众都包含了进去,能更有效地呼吁、动员群众。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这样的句子唯一符合逻辑的推断是省略的主语指向全体群众。无主语句使群众有代入感,如果不注意防范,没有哪一个人会成为侥幸逃脱的人。 同时也能把由此引发的行为责任转移到整个群体,由集体负责,加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团结心。三、言语行为理论在防疫宣传标语中的应用(一)标语是一种语言交际标语发布方和受众形成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模式。 标语发布方是发起者,标语是媒介,群众为听从者。标语发布方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通过横幅等方式传达给群众理解、熟悉。 群众根据标语上的表达揣摩政府呼吁大家共同防治疫情的意图,最终实现群众配合政府防治工作,自觉科学防护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标语和受众进行言语交际的特殊性在于由标语和受众构成的话轮只有一个,没有来回往复。 所以,只有发布方表达明确,受众接收正确,才能达到标语的目的。 比如,河南信阳一个社区发布的标语为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社区发布方的意图是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果不戴好口罩,做好防护,那么很有可能感染病毒,需要去医院戴上呼吸机抢救。 社区选择的表述为您老看着二选一,指会不会被感染是可以由自己选择决定的。 而受众却认为在口罩和呼吸机两者之间,应该选市场价值更高的呼吸机,那么这个交际18万方数据 表1防疫标语中的战争隐喻表达举例战争隐喻相关表达标语阻击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防控在一线,打赢疫情歼灭战定时炸弹湖北回来不报告的人都是定时炸弹阶级敌人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先锋严防死守阻病毒,党员干部是先锋战斗堡垒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筑牢抗击疫情防控长城支部是堡垒,筑起安全线防线党员干部带头筑牢疫情防线统领发挥党建统领优势,筑牢防控疫情红色堤坝战斗党员一线战斗,疫情全线消亡狙击群防群控全员狙击突发疫情就失败了。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准确达到标语效果,发布方会明确标语主题,根据主题适当运用修辞等方法,准确生动地把信息表达出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次疫情宣传标语在基层网络欠发达的村镇大多选择了展示坏处,把禁止行为和严重后果写出来,争取在第一时间让大家引起重视做好防范。 而在经济发达、信息通畅的地区则大多选择了宣传防治要点、喊响防疫口号的主题。(二)言语行为三分说在防疫标语中的应用英国哲学家奥斯汀认为我们说话的时候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并在施为句理论的基础上,区分出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 何自然、冉永平把它们翻译成: 言之发(以言指事)、示言外之力(以言行事)、收言后之果(以言成事)。 [3]129 言之发指说的话。 例如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这句标语就是言之发。示言外之力指话语表达用意的功能。 何自然、冉永平指出这类言语行为可以分为报告、陈述、断言、告诉、命令、允诺、威胁、警告、邀请、请求、建议、劝告、询问、提供等多种类型。 [3]防疫标语大多伴随陈述、劝告、建议的功能,如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重视自身健康,做好自我防护、出门戴口罩,疫情不玩笑等句,劝告群众做好自我防护。 宣告、命令式的标语也不在少数,如弘扬社会正气,坚决抵制疫情谣言散步、严厉打击造谣传谣,群策群力防控疫情。 这类型标语是为了向社会群众宣告抗疫的决心,同时号召大家正确、科学抗疫,建立成功抗疫的信心。 警告、威胁、断言式在这次的防疫标语中比例明显上升,如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 群众如果只把言之发说出来,无法接收标语传达的信息,不付诸行动,那么言之发就失去了示言外之力的作用。 如果要提高受众接收信息的准确率、实现标语目的的成功率,标语创作就应该秉持尽可能简单、准确的宗旨,直接明了地对受众提出要求。 所以,陈述式、命令式、建议式、劝告式等更容易达到标语目的的类型在标语中也更常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防疫标语里效果出众的警告、威胁式标语一方面能让群众迅速感知疫情的严重,另一方面却也容易让群众产生反叛、恐慌心理,在单个话轮中不一定能取得较好效果,需要谨慎选择使用范围和受众。 2023年初取得良好效果的警告、威胁式标语大多张贴在欠发达的乡镇,是为了让信息不畅的群众迅速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做好第一时间的防治工作,算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收言后之果指当标语发布者通过标语表达出自己的用意后,它会给受众甚至发布者自己带来影响,从而导致一方出现某种感情、思想或行动。 何自然、冉永平列举了说服、鼓舞、恫吓、欺骗、恼火、满意、留下印象、使感满意、误导等多个话语带来的影响。[3]标语需要给人留下印象,说服、鼓舞群众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误导群众。 从网络反馈来说,这次的防疫标语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正面的。在湖北政府初期防疫工作不力的衬托下,河南省内出现的警告、威胁式硬核标语被当做政府和社区防疫工作及时、防疫措施力度大的象征,而被网友们表彰、赞许。四、概念隐喻理论在防疫宣传标语中的应用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认知角度研究标语中的隐喻化现象可以有效探究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 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提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总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是通过隐喻建构起来的,用于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 [4]9 他们把隐喻分成两个域: 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就是把始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4]113-116接下来,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我们将从空间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这三个类型来具体聊一聊防疫标语中的隐喻化现象。(一)防疫标语中的结构隐喻19万方数据 结构隐喻就是用一个内部层次分明的结构去映射另一个内部层次含混不清、人们不熟知的结构的概念,让人们把对熟悉、容易理解的始源域的印象投射到较为含混的目标域上,快速、着重掌握表达中想要强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