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牛粪与玉米秸秆生产有机肥实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控制玉米秸秆与牛粪的投加量来观察不同配比下混合好氧发酵的情况。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与牛粪在7:3配比的条件下产肥效果最佳。此时堆体温度2d即可达到55℃,且可维持长达9d,达到了快速腐熟的目的;堆肥结束时,堆体颜色呈黑褐色,无异味,略偏碱性具有较高的减量效果。%,总碳含量下降12%,种子发芽指数达85%,,在实际混合堆肥过程中,牛粪所占混合堆肥原料的体积以30%为宜.
关键词:牛粪;有机肥;高温堆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堆肥原料采用经过破碎处理的玉米秸秆和新鲜牛粪。牛粪取自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镇大望花乡养牛场,秸秆取自于农户。
试验方法
本实验利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堆肥箱(见图1),对牛粪和秸秆按不同配比进行好氧堆肥实验。因为牛粪纤维含量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导致了牛粪内部通气量差,从而不利于好氧发酵,因此牛粪不适宜单独堆肥。本实验按牛粪与秸秆的体积比分五组处理进行实验研究,分别为7:3(处理1)、6:4(处理2)、5:5(处理3)、4:6(处理4)、3:7(处理5),堆肥周期为35天。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对各参数进行监测。对不同阶段堆肥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牛粪与秸秆进行好氧堆肥的最佳配比。
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
每天定时记录环境温度与堆体温度的变化情况。分别在堆制的第0、7、14、2l、28、35d,于堆体内的中间部位采集四个平行样品,并将其混合均匀。部分样品置于取样袋内并现场保存于4℃冰箱中,剩余样品风干后需粉碎过40目筛,置于样品袋内密封保存以备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温度,物料含水率,体积减少量、总固体溶解量、pH值、种子发芽指数、粪大肠菌值和蛔虫卵,全碳含量、全氮含量进行测定。鲜样用于测定电导率、pH值、种子发芽指数、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值,风干样品用于测定含水率、全碳含量、全氮含量。
堆体温度的测定:利用堆肥箱顶板上插入的三支特制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记录时间为每天记录一次,温度测定位置距堆体顶部与底部分别为5cm处,距堆体底部20cm处。
含水率的测定:在105℃下干燥风干样品24h至恒重, g,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
pH值的测定:按1:10比例混合新鲜样品与蒸馏水,用振荡器于室温下连续振荡30min,后静置30min,经滤纸过滤上清液后用奥立龙410A+型pH计定上清液的pH值。
全碳及全氮的测定:;置于马弗炉内用600℃温度燃烧15min;移坩埚到干燥器中冷却并称重;两次称重的重量差即为挥发性固体(vs)的重量。
全碳(M)的估算公式为:m(g/g)=
VS(g/g)=(a-b)/(a-c)
a为试样加上坩锅的重量;b为燃烧后的试样与坩锅重:c为坩锅重量;
2结果与分析
堆肥过程中堆料物理性状的变化
堆肥开始时,具有刺鼻的气味,在比较好的堆肥过程中,这种气味逐渐减弱并在堆肥结束后消失,研究指出,低分子量挥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