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一语文月考卷
仪征市第三中学12月月练七年级-语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3分一题,)
1.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cháng) zhūn) zháo) qián)
B. 斑 lán) 不 xiè) 呜 yè) 咬文 jiáo)
C. qí) bó) 起 hòng) 风雨如 huì)
D. bìng) 归 xǐng) 水 pō) qiè)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恰当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C.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聚焦于社会保障、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重大议题,
极大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D.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阳春三月,置身于美轮美奂的瘦西湖春景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都
B. 近来来相继发生的“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等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C. 贪欲是导致某些高官犯罪的首要
D. 虽说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是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李校长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B. 为了引导广大中学生学对“中国梦”的深情阐释,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联合语文报社、中文在线,
特开展“我的中国梦”全国中学生读书征文
C. 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D.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5. 下列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表述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在《安恩和奶牛》这篇散文中描绘了安恩这一平凡农妇的形象,她勤劳、朴实、善良、富
有爱心,她把奶牛当作自己的同类,带着奶牛到集市上散心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极致,展现了高贵的人性之美。
B. 《水调歌头》这首词反映了苏轼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
现了旷达的胸怀与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
C.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论述性的文章,紧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逐层论述。全文是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D. 《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
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情感。
二、书写(本大题共1小题,)
6.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写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
如果说冬青等树木的落叶方式是新与旧、生与死的一次次长跑接力,在承前qǐ后、继往开来的同时,维持着树木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liàng丽形象;那么,杨柳等树木的落叶则为的是在危险关头减轻身上沉重的负hè,让自己从容应对磨难。树木的每一种落叶方式都yùn含着丰富的哲理,让人深思,发人深省。
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7.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③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④,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⑥,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⑦,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⑧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鲁迅《社戏》)
⑨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朱自清《春》)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
8. 语文实践活动。
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即将推出关于“家风”与“阅读”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同时调查社区家庭有关阅读的状况。
(1)你所在的社区也准备开展“家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2分)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下联: , 。
(2)社区调查各个家庭的阅读情况,请根据阅读积累,将下面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5分)
初中语文试卷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
9.
秋风引①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②。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