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为微课题点赞.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为微课题点赞.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17/11/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为微课题点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微课题点赞
在2016年9月的退休教工会上,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金辉校长在介绍学校教研工作时,提到“争取上面派发大课题与开展校内微课题研究并重”的举措。国家级、省级、市级大课题曾有所闻,而微课题之说则让人耳目一新。
微生物、微循环、微电子,早已是成熟的科研领域,微信、微博、小微企业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正铺天盖地盛行不衰,眼下微课题又应时而生,如襁褓之婴,出土之苗,感觉焉得不新!
感触发端于经历。退休前的半个世纪,教研之声不绝于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听斯基诺夫的哨音迈步,以汤姆约翰的理论为靶,“精雕细刻,循序渐进”的?M幅醒目于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双高课”(高速度、高质量)蔚为时尚,启发式大行其道。偃旗息鼓一段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成为强音,再后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是目标教学,等等。跟在主流声音之后听鼓划桡,每期回顾,每年总结,后又改称教研论文且评优奖励。程序完成,差事已了,少者论文成叠,老者著作等身,精品肯定不少,赝品应在多数,一次次热闹之后,恐怕大多已付诸薪火,投诸溷藩,或成了再生的纸浆。究其实,并非教研名目不科学,而是教师没有完全处在教研的主体位置,响应多、贯彻多,主动少、挑战少,时间久了,难免茫茫然。

微课题研究不同。
顾名思义,微课题本身不是课题。从管理者方面看,是一种理念,发挥群体效能;从教师方面看,是一种视角,微处着眼,自身着手。只有当它也成为研究对象时,如怎么组织、怎么实施之类,才能进入课题。
微课题既微,就无须建旗立帜,明诏大号,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针对一个问题私下进行,一期两期甚至一年两年地探索,必然会弄出些动静。结题时也不必神情严肃地摆出写论文的架式,不一定追本溯源构建缜密的理论框架,不一定写提要列关键词,只要源于实践,内容实在,哪怕随感而发,缘事说理,微到千儿八百字亦未尝不可。“微”比“小”更小。
当然,首先得有课题。课题者,教研项目之谓也。微课题是项中的一个个小目,要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有指导再实践的预期和科学性。上面派发大课题是必要的,引领全局,影响全体,形成大的教研气候。然而,大课题虽大,未必全员参与;大课题虽响,不可能是为每校每人量身制作。而且,个别地说,特殊地说,极端地说,万一某几个专家教授只是从书本、进口理论中弄出个什么课题,还真得当心会不会短斤少两或者水土不服。看看那些拔地而起、灿若星辰的实验中小学是否都名至实归,就知道这点担心并非完全多余,尽管教育的实验性的确很强。微课题不然,出自自已的一亩三分责任田,接地气,有生命力,是土特产。微课题研究是地道的原生态教研园地。

责任田里怎么长出课题?至圣先师早有明示,一个字:困,“教然后知困”的“困”,就是困惑。“困”必然在“教”之后,实践之后。一个教师从大学出来,经过了资格评审,知道怎么从教,然而,大学并未给你铺就一条宽阔平坦、可以一走到底的为师之路。社会一天天进步,教材一次次更新,学生一茬茬变换,你不可能有包治百病的万应灵丹,你必然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问题和困惑是“正相关”,问题越多困惑越大,“知困然后能自强”,课题也就孕育出来了。金辉校长举了个体育的例子,而体育往往处在教研的边缘。他说:雨天体育课怎么上?是否只能下棋、看书?冰壶是怎样的运动项目?看北京冬?W会冰壶赛要作什么准备?这就是对生成课题的点拨。再生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