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克诚黑白对弈精彩人生
开国大将黄克诚经历大起大落,几度沉浮。但他屡受挫折而初衷不改,每临逆境而信念更坚,显示出坦荡的襟怀和高尚的品格,曾被陈云赞誉为“一代楷模”,他身故后的悼词也说他“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他以直言敢言著称于世,而有一件事却不为太多人所知,那就是,他特别喜爱下围棋。围棋是黄克诚一生中唯一的、乐此不疲的业余爱好。和他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样,他与围棋的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初识围棋
黄克诚初识围棋,是在危机四伏的找党途中。
1927年11月,黄克诚回到永兴,与中共湘南特委永兴特支接上了组织关系,参加发动和领导了永兴暴动,之后跟随朱德、陈毅北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被任命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团长。黄克诚因此成为最早上井冈山的“元老”之一。
谁知上井冈山不久,黄克诚又被任命为湖南农军第二路游击纵队司令,被派回湘南去打游击。
黄克诚立即重返湘南,就地坚持革命斗争。
当时,蒋介石部队对湘南地区进行的“会剿”仍在疯狂进行,湘南已沦为极其危险的白区。没几天,黄克诚所在的队伍就在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被打散了,不得已黄克诚和李卜成回到家乡永兴潜伏。黄克诚这才知道,农民暴动失败后的湘南,到处血雨腥风,自己也上了反动当局悬赏捕杀的黑名单。在千方百计寻找上下级组织无果、而敌人的搜捕却日近的情况下,黄克诚和李卜成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到上海去找党。
于是,黄克诚和李卜成在家乡潜伏两个月后,踏上找党的旅途。
就在这一次千里找党的途中,黄克诚结识了围棋。
黄克诚和李卜成到长沙后,没有停留,爬上拉煤的火车来到武汉。在武汉几天下来一无所获。他们不敢久留,当即乘船赶往南京,在下关一个比较偏僻的旧式旅馆住下。巧得很,黄克诚在这里与同学曾希圣不期而遇。他们曾同在衡阳读书,后来又同进了广州政治讲习班。曾希圣比黄克诚早来南京几天,也是为了寻找党的关系,但至今没有找到。旅馆里经常有人下围棋,黄克诚和曾希圣不出门的时候,就看人下棋。但因为心里焦急,围棋究竟怎么下的也没往心里去。
黄克诚和李卜成找到了熟人曹日晖、刘乙光,他们都是国民党军军官。曹日晖、刘乙光不约而同地劝他们赶紧离开南京,因为到处都在通缉他们,南京同乡多,认得他们的人多,十分危险。他们不得不立即离开南京到了上海。
上海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黄克诚和李卜成相信在这里一定能够接上组织关系。但在白色恐怖之下,党的活动极为秘密,两个多月过去了,他们也没有找到党组织,想先找个工作也四处碰壁,且差点被来自家乡永兴的大恶霸、刽子手邓丰立认出来。黄克诚意识到,在上海,共产党员的危险也无处不在。
这时,曾希圣也由南京来到上海,通过他的哥哥曾钟圣同?h组织接上了关系。曾钟圣即曾中生,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科长。黄克诚和李卜成激动不已,当即给党中央写了一个报告,由曾希圣通过曾钟圣转交党中央,请求恢复组织关系。党中央很快承认了他们的组织关系。随后,黄克诚被派往唐山、天津等地开展革命工作。
几经辗转,黄克诚最后在已经调驻湖北孝感的蒋介石嫡系陆军刘乙光的团部找了份差事。
不久后的一天,黄克诚和刘乙光在武汉闹市区突然与刘雄相遇。刘雄是湖南永兴县大地主的儿子,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曾和黄克诚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同过学。湘南暴动时,刘家曾被暴动农民抄没,刘雄有个兄弟也被杀。暴动失败后,刘家便对参加过暴动的农民进行屠杀报复,刘雄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干尽了坏事。黄克诚正是他日夜搜捕的目标之一。幸而黄克诚急中生智,又有刘乙光打掩护才得以脱身。
打这以后,黄克诚就不再轻易上街了,有空即待在小旅馆里看人下围棋。慢慢地,黄克诚看出了一些门道,学到了一点围棋的基础知识,喜欢上了围棋。围棋之道让他探得了以静制动、以退为进的奥妙。
此后,围棋成了黄克诚一生中唯一的业余爱好。在逆境中,围棋是他的“难友”。战争时期,黄克诚有一段时间和曾希圣在一起,尽管处境艰难,生死未卜,但他们却不忘为下棋吵得天翻地覆。
围棋之乐
众所周知,陈毅幼时受父亲影响学会了下围棋,并终生与黑白棋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棋瘾极大,即便行军打仗,一副棋子也从来不离身边。他把棋子用布袋装好放在马背上,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和人下一盘棋,和黄克诚也下过几次。受他的影响,新四军时期,很多指战员学会了下围棋,如方毅、张劲夫、叶飞等。也因此,很多人以为黄克诚的围棋也是在新四军时期学会的。但当时,黄克诚的围棋比新四军里一般人下得都好,每当有人问起他在哪里学的下棋,什么时候学会的,他都只是淡淡一笑:“早啦!”
1949年10月,黄克诚被毛泽东亲自点将,从天津市委书记任上南下,赴任湖南省委书记。上任不久,他专程拜会程潜,适逢刘道豫正在与程潜对弈。刘道豫长黄克诚10岁,是参加过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