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博罗公路
仁化至新丰段TJ2合同段
排水沟施工方案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仁新高速公路TJ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
1
1
二、工程概况 2
2
2
3
三、施工计划 5
5
5
6
四、施工准备 7
五、施工工艺 8
8
8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0
10
12
七、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3
13
15
八、工期保证体系及措施 17
17
19
九、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20
20
22
一、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
(4)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博罗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5)仁新管理处路基施工标准化管理手册;
(6)仁新高速公路TJ2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本方案适用于广东省仁化(湘粤界)至博罗公路仁化至新丰段TJ2合同段排水沟施工。
二、工程概况
仁新高速公路TJ2合同段,路线起于仁化县城口镇食足坊村东侧(K205+680),止于仁化县鸡子坑茶场北(YK219+),。;设大、中桥11座,;涵洞29道;隧道1座,长1754米(双洞平均长度);互通式立体交叉1处;通道11座;主线收费站(与治超站合建)1处;停车区(左侧)1处。
,排水沟有PSG-A1、PSG-A2两种形式,其中PSG-A1型排水沟尺寸为60*60cm,壁厚30cm;PSG-A2型排水沟尺寸为60*80cm,壁厚30cm。排水沟断面如图所示: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位于粤湘褶皱带的接界处。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历了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如加里东、印之、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均有表现,并具有多阶段活动的特点。由于历次构造运动的结果,形成了纬向构造、经向构造、粤北山字形构造及新华夏系等构造体系。
本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分区上属粤北断隆区。粤北断隆区位于邵武-河源断裂带以西,东接粤东差异性断块隆起区,南接珠江三角洲断隔区。地质构造上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华夏式构造带与粤北山字型构造复合部位,古代造山运动使区内地层褶曲,成为湘粤褶皱带组成部分。燕山运动有广泛岩浆岩侵入,地壳隆起成大面积山地,隆起区之间则有北东的拗隔或断陷,发育一组同走向盆地,东北部一带还有火山口喷发,台山运动时以继承性褶皱为主,老剥蚀面进一步抬升,盆地倾侧,沉积第三纪红砂岩和砂砾岩,第四纪以来地壳以整体间歇性上升为主,河流下切形成多级阶地,盆地则受剥蚀,周边形成数级台地,成为海拔数十米至数百米的高盆地,韶关-仁化盆地。
主要岩层性质如下:
本合同段沿线发育的地层自新而老依次有第四系、寒武系及侵入岩体。
(1)第四系(Q)
主要发育河谷冲积平原地貌,为沿河流谷地和盆地分布的冲洪积粉砂、砂、粘土、粉砂质粘土、卵砾石层等,局部夹淤泥和泥炭层。山间或丘间谷地、山前坡地,岗地分布有坡残积含砂砾粘土和粉质粘土、角砾土和碎石土。-30m不等。
(2)寒武系上统八村群(∈bc)
主要分布在K214+200至标段终点,岩性主要为浅变质长石石英砂岩、板岩、炭质板岩,局部夹泥岩、页岩及石煤。
(3)侵入岩体
主要分布在该标段起点至K214+200,区内的侵入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类。北部诸广岩体是复式岩体,主体为燕山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多期多阶段侵入。按其形成时代属晚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γ52(3)、γ53、δο52、λЛ53等)。
区内地表水发育,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其一级干流浈江支流-锦江流经项目区,植被发育,森林覆盖率大,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工作区地下水场地为Ⅱ类环境,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中腐蚀性。
区域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孔隙(溶洞)裂隙水、碳酸岩裂隙岩溶水、碳酸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水、碎屑岩孔隙裂隙岩、浅变质碎屑岩裂隙水、花岗岩裂隙水。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工作区地下水场地为Ⅱ类环境,地下水对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