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文档名称:

税收筹划实务w10.ppt

格式:ppt   大小:3,127KB   页数:1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税收筹划实务w10.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7/11/23 文件大小:3.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税收筹划实务w10.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本章主要内容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不同收入形式的税收筹划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利用税率进行筹划
征税范围的税收筹划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该税种的开征是为了调节收入差距和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自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成了人民关心的问题。1993、1999、2005、2007年6月和2007年12月(2008年开始实施),经历了五次修正,这五次修正历经27年。
关于个税的思考
—1993年  (1)工资、薪金所得,按每月收入减除费用800元,就超过800元的部分纳税。  (2)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纳税。 
—1999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993—2007年个人所得税允许扣除的费用比较
—2005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07年6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993—2007年个人所得税允许扣除的费用比较
—2007年12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次修正,仅对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数进行了两次调整,调整的幅度也很小,1980年的800元,至2005年才调整到1600元,至2008年才调整到2000元;而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数却没有丝毫变化。
1993—2007年个人所得税允许扣除的费用比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货自然膨胀,物价也相应提高,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也在不断提高。1980年,人均工资收入在500元/年左右,此时可以扣除的费用是800元/月。而2008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左右,此时,我们税前可以扣除的费用是2000元。扣除费用提高比率(2000-800)/800=,收入提高比率(15000-500)/500=29倍。这种不协调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问题
  1980年,每月800元可以解决家庭的衣食住行,日常支出、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普通的医疗支出等。而2008年每月2000元仅可以解决日常支出和普通的医疗支出,教育和住房却无法解决。这就表明,1980年是在人们开支了生活必需品剩余的部分进行纳税,而2008年并没有考虑人们生活必需支出。显而易见,较之1980年,我国个税覆盖面大大增加,现行的免征额已经起不到调节高收入群体的作用了。
问题
  在现代税收理论中,关于税收体系设计的最重要原则,一是效率原则;二是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主要是指税收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效率。这就要求税收要保持中立,不能伤害市场机制对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征税不能让纳税人因为缴纳税款而产生额外的经济负担,产生不良的影响。公平原则是指征税应根据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平等分配负担。
问题
假设王某23岁大学毕业,月收入3000元,年收入36000元。王某每月伙食、日用、交通等支出1200元,租房600元,年支出21600元。若未征税的情况下,月存款1200元,年存款14400元。如果购房(20万元)、结婚、生子(伙食、教育、医疗)、赡养父母等,这是王某的生活必需开支,也是所有纳税人面临的生活必需支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