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中医肺系病证.doc

格式:doc   大小:149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肺系病证.doc

上传人:qsrkmc24 2017/11/24 文件大小:1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肺系病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感冒
一、类证鉴别
当与以下病证相鉴别:
:风温初起症状与感冒类似,但病势急骤,热势较高,汗出后不易迅速退清,咳嗽、胸痛、头痛较剧,传入营血可见神昏、谵语、惊厥。而感冒发热多不高,或无热,以解表宣肺药治疗即可汗出热退身凉,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两者不难鉴别。
:时行感冒病情多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而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可资鉴别。
二、辩证调护: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使室内空气时常新鲜,同时要避风寒,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忌油腻辛辣燥热,保持充足的睡眠。
三、病因:1、风邪;2、时行病毒。
四、基本病机:卫表不和。
五、预后:多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但老年、婴幼儿、体弱者、时行感冒重症,须防止发生传变,或夹杂其他疾病。
六、证治分类

1)辩病辩证依据:
患者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属于中医“感冒”范畴,证属风寒束表,病位在肺卫,病性为表实寒证。风寒外束,腠理闭塞,卫阳被遏,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寒邪犯表,太阳经气不舒,故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邪客于肺,肺气失宣,肺窍不利,故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表寒无热,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象。
2)理法方药:中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可予荆防败毒散出入为治:荆芥9克、防风9克、甘草6克、茯苓9克、川芎6克、羌活6克、独活9克、柴胡9克、前胡9克、枳壳6克、桔梗9克、薄荷6克。服*剂,日一剂,水煎,分二服。(暂缓)
备选方——轻症—葱豉汤;夹湿—羌活胜湿汤:羌独活、川芎、蔓荆子、藁本、防风、甘草;风寒表实证—麻黄汤;风寒表虚证—桂枝汤.。加减——表寒重:麻黄、桂枝。表湿重:羌活、独活或羌活胜湿汤。湿蕴中焦:苍术、厚朴、半夏。头痛:白芷、川芎。身热较著:柴胡、薄荷。


1)辩病辩证依据:患者症见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头胀痛、面赤;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喷嚏、流涕稠涕;咳嗽痰稠;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属于中医“感冒”范畴,证属风热犯表,病位在肺卫,病性为表实热证。风热外袭,卫表失和,故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风热上攻,则头胀痛、面赤;风热上犯,肺窍不利,故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喷嚏、流涕稠涕;风热犯肺,肺气不宣,则咳嗽痰稠;风热伤津,故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亦为风热在表之象。
2)理法方药:中药辛凉解表,宣肺清热,可予银翘散出入为治: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9克,薄荷6克(后下),竹叶6克,生甘草6克,荆芥穗6克,淡豆豉9克,牛蒡子12克,芦根15克。服*剂,日一剂,水煎,分二服。(暂缓)
备选方:葱豉桔梗汤(葱白、桔梗、栀子、豆豉、薄荷、连翘、甘草)发汗解肌、清热肃肺之力较桑菊饮强。加减:头胀痛甚:桑叶、菊花。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可、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1)辩病辩证依据:
患者症见发热、微恶风、汗少、汗出热不退;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胸闷脘痞、泛恶;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渴粘腻、渴不多饮;苔薄黄腻,脉濡数。属于中医“感冒”范畴,证属暑湿伤表,病位在肺卫,病性为表实热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发热、微恶风、汗少、汗出热不退;暑湿上扰,故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湿热中阻,气机不展,故胸闷脘痞、泛恶;暑热内扰,热灼津伤,故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暑湿伤津,故口渴粘腻、渴不多饮;苔薄黄腻,脉濡数,亦暑热夹湿之象。
2)理法方药:中药清暑祛湿解表,可予新加香薷饮出入为治:香薷9克,扁豆花9克,厚朴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鲜荷叶30克,鲜芦根30克。服*剂,日一剂,水煎,分二服。(暂缓)
加减——暑热盛者:黄连、山栀、青蒿、黄芩。湿困卫表:豆卷、藿香、佩兰。汗出多—去香薷。头痛—加桑、菊、芷。心烦、小便短赤—加竹叶、赤茯苓、六一散;呕恶—陈皮、半夏、竹茹;胸闷—厚朴、砂仁;纳呆—神曲、麦芽、内金。
4. 表寒里热
1)辩病辩证依据:患者症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气急、痰黄粘稠;便秘尿赤;苔黄脉数。属于中医“感冒”范畴,证属表寒里热,病位在肺卫,病性为表寒里热证。表寒未解,故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声重;内有蕴热,热攻于上,则心烦、口渴、咽痛;邪热郁闭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气急、痰黄粘稠;热结于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