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论商账催收在信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doc

格式:doc   大小:17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商账催收在信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doc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7/11/24 文件大小:1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商账催收在信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商账催收在信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绪论
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能降低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保证竞争行为的有序开展,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一、我国信用环境状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当混乱,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如大量银行贷款逾期收不回来,成为呆账、死账,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加;企业之间资金相互拖欠、三角债盛行;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层出不穷。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是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信用的缺失和不足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交易效率,直接影响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成为制约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配置资源作用的障碍。
二、造成社会信用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

全社会信用制度薄弱造成的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是致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企业信用问题不一定直接表现为企业对银行的拖欠,更多的是表现为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拖欠,形成银行资产的跨地区、跨行业风险集中。

⑴.商业银行转轨时期粗放经营的后果,由于以前商业银行对商业性贷款的发放、管理、回收没有一套完整的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导致贷款形成不良后无人对此负责的尴尬局面,也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
⑵.部分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忽视贷款自身的安全性,致使贷款发放后形成不良。
⑶.信贷管理能力不足,缺乏控制风险的能力,对借款人的日常监督、后续管理、风险苗头的处理等方面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手段。

不良贷款从存量到增是都不完全是金融机构或企业层面的问题。政府参与微观金融和产业领域,但所造成的成本却主要由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也是一种信用制度薄弱的体现。
第二章商账催收在信用管理中的地位
在企业从事信用管理工作的人员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该收的账是永远收不完的。【1】对于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自行追收逾期应收账款是颇费周折的,还可能费时误事。但是这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发挥有用的“过滤效果”,只要追收取得成效,在每次进阶后,所剩余的个案数目和逾期金额都会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少。不过各个追收逾期应收账款的阶段是互有关联的,即后期程序的成效会影响前期程序的绩效,反之亦然。如果前阶段的商账催收工作是无效的或其成效不彰,便会有更多个案和更大金额的账款累积到后期阶段去处理。
假如说,信用评估是防范信用风险的前提和基础的话,监督和控制则是信用管理的关键,那么,商账催收就是全部信用管理工作最终成果的保障。
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在货款没有收回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成本。信用管理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如期、足额收回货款,确保销售业绩的实现。由此可见,商账催收在整个信用管理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的核心保障的地位。
第三章信用风险
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一般企业,一旦出现放款或货款无法收回,债权无法保全,就算业务如何发展,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利润,更甚者还会造成企业营运困难,资金调度失常,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信用交易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扩大销售、打开市场的作用下,另一方面也产生着风险的积聚。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来源
;
;
;
;
,信用管理机构设置欠缺;
,员工无法有效履行监管职责。
二、如果企业不能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由于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使效益下降,延长了企业正常营业周期。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应收账款的延滞常常夸大了企业实际经营成果,账上利润增加并非表示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企业持有应收账款会产生:短缺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收账成本和坏账成本,实质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
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从下面的图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持有应收账款的相关利弊【2】:
增强市场竞争力应现金短缺
扩大销售额收负债增加
降低库存及费用利款弊利润降低
坏账率提高
记得风险管理大师Thomas Stewart曾经这样告诉我们:【3】风险管理的主旨不在于逃避风险,因为那样只会把获得回报的机会浪费掉。风险管理所要做的应该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主动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