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项脊轩志》.ppt

格式:ppt   大小:1,694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项脊轩志》.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1/24 文件大小:1.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项脊轩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为了不让它在逝去时了无痕迹, 我们努力记住那些歌哭欢笑, 美丽过往……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志”即“记”,散文的一种,融叙事抒情为一体的文体。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项脊”之意: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怀宗追远”之意。
文题之意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嘉靖十九年(1540) 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常达几百人,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时人称他“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明文第一”。
作者简介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文章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常借记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情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
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
归有光简历
1506年(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
归有光
(1506—1571)
渗漉( )    栏楯( )  
兀( )坐    修葺( )
  斑驳( )          异爨( ) 
  老妪( )     汝姊( )
  阖( )门          长号( )   
  偃( )仰   婢( )女
  扃牖( )    呱呱( ) 
  门扉( )    象笏( )
辨字音
shènlù
wù
bó
yù
hé
yǎn
Jiōng yǒu
fēi
shǔn
qì
cuàn

háo
bì

hù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
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注释】方丈:一丈见方(古今异义)
下:向下(名作状)
顾:环顾、向四周看。
北向:向北、方位朝北(宾语前置)
【文意】小轩旧貌
披文入情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细孔中渗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次移动书桌,环顾四周竟然没有可以安放书桌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太阳一过中午,屋子就已经昏暗下来。
披文入情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
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文意】小轩新颜
为:做修葺:修理、修补
上:从上面(名作状) 垣墙:砌墙(名作动) 周庭:院子周围垣墙周庭:垣墙(于)周庭,(状语后置、省略句)
日影:日光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