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三国演义.ppt

格式:ppt   大小:2,59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国演义.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1/24 文件大小:2.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国演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全书简介
《三国演义》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曹操)、蜀(刘备,诸葛亮)、吴(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魏的替代者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一统。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鼎立地图
摘  要:《三国演义》中纷乱的战争场面和各种权术计谋的描写不禁让人感慨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但是从罗贯中塑造的几个典型人物的身上,我们又可以找到“仁义”、“忠孝”的存在,找到儒家思想的精神源头。《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凉和迷茫的心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追寻和呼唤,所以说她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更是一部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儒家思想的宏篇巨著。
汉代以后,“忠义”开始连缀出现,人们用“忠义”来称赞一个人的品德,这时的“忠”具有了官方意识形态,更多的赋予了“忠上”、“忠君”的内涵。而“义”的含义则指对同类的关系范围,如小集团的“结义”,大集团的“聚义”,都是以“义”为号召的联合同盟。    《三国演义》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和思想范畴。《三国演义》中的“忠”、“义”集中表现在刘、关、张。以“桃园三结义”开篇,自始至终贯穿全书,结合得浑然一体,甚至难以区分,“忠”中有“义”,“义”中有“忠”,“忠”和“义”的成败、是非纵横交错,作者将这一矛盾的统一体表述得淋漓尽致,天衣无缝。“忠义”成为《三国演义》中主宰思想和行为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也成为评判古今英雄豪杰的准绳: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诺千金,知恩图报;有难同当,富贵同享;背信弃义,天人共戮等等。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
本回书,主要讲了三点,一是诸葛亮北伐中原再出祁山,以赵云为将。赵云时年七旬,阵前连斩数将。明指赵云虽老,却勇武不减当年。暗指蜀国后继无人,北伐大事,还要用七十岁的人挂帅出征,阵前叫阵,较勇斗狠。
二是诸葛亮智取城池,显示出诸葛亮非凡的军事才能。也同样也是隐晦的暗指了曹魏后继无人,或者是君无识人之能。原文如下:当夜三路兵夹攻,大破魏军一阵。邓芝引兵接应,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楙乃无谋之人,更兼年幼,不曾经战,见军大乱,遂引帐下骁将百余人,望南安郡而走。 曹魏嫡系子弟后继无人,同样也为日后的司马一族取魏立晋而埋下隐患。
三是则是日后的蜀汉忠臣姜维正式出场。诸葛亮以计诈城,被姜维一句道破,足见姜维思维敏捷。原文如下“当日姜维谓马遵曰:“近闻诸葛亮杀败夏侯楙,困于南安,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又且裴绪乃无名下将,从不曾见;况安定报马,又无公文,以此察之,此人乃蜀将诈称魏将。赚得太守出城,料城中无备,必然暗伏一军于左近,乘虚而取天水也。”姜维分析条条是道,有理有据,足见才智。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
诸葛亮派赵云攻打天水城,大将姜维出迎。赵云引军而回,诸葛亮用反间计离间姜维和天水太守马遵之间的关系,姜维因受马遵所攻而降蜀,诸葛亮取了天水。诸葛亮出祁山,魏主曹睿派曹真迎战诸葛亮,军师王朗欲说降诸葛亮,却反被诸葛亮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