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千古一校万古流芳
组员:张赛男高蓓钧史楠楠高小盈
陈永振邢鹏王坤彭邦剑多吉次仁
校徽介绍
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卫国家安全。
本校校训:亲爱精诚。
青天白日国徽:代表中华民国。
指挥刀:代表指挥官权责。
瑞穗:代表陆军对北伐、抗战、戡乱所建立之丰功伟绩,并示寓兵于农之意。又每禾七短合为双七-“七七”则含有抗战建国纪念暨发挥抗战建国之意。
校徽
校歌
1924年制定的《陆军军官学校歌》: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1926年制定延用至今: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毕业证
黄埔师生
在人类的军事史上,绝没有一个军事院校像中国的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那样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
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倭战争到二次国共内战,他们都是双方历史主角。
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黄埔师生经历和参加了中国20世纪上半页几乎所有的重大战争,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敌人,他们作为黄埔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尽了自己的军人职责。
黄埔军校培养的学生,经过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的长期锻炼,在国共双方都生长出不少高级将领,成为国共两党所领导的军队骨干。
在国民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少将军官以上的黄埔师生有255人,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38人,中将159人,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官和“剿匪”绥靖区最高指挥官的有59人。何应钦、李宗仁、汪精卫、白崇禧、陈诚等人,均先后在军校中担任过不同职务。
在共产党方面,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授衔时,10位元帅中,有5位出身黄埔军校,10名大将中,3位出身黄埔;57名上将中,有8人出身黄埔;177名中将中,9位出身黄埔。此外,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高级领导职务的将领也有近40人出身黄埔。由此可见,黄埔军校对国共两党军队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彪,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徐向前,黄埔第1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央军委副主席。
黄埔军魂
国民革命军抗战阵亡军官的衣服口袋中有个小本子,写着:“党员守则,一不怕死;二不贪钱;三爱国家;四爱百姓;五不拉夫;六服从命令;七尽忠职务;八严守纪律;九实行主义;十完成革命……。抗战八年国军牺牲三百八十万人,最高军衔陆军上将,现在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当时中国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抗战的。普通国民革命军每个师装备:士兵:粗布衣服两套,草鞋两双,每师平均兵员九千六百人,步枪二千支,子弹每人二十发,轻重机枪六十挺,山炮五门,汽车二十辆,坦克无,空中掩护无。士兵每日吃两顿,其中一顿是稀饭。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正面战场的节节失利,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仅用“'消极抗日”来概括国军的表现,这简直是对中国军人的一大侮辱,更对不起那三百八十万烈士的鲜血!
黄埔军魂-将军剑
军人魂,何物也?
“军人魂”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正统”军队,国民党军的一种制式短剑。长期以来,这种短剑既闻名遐迩,又雾盖云遮。因为军人魂具有国民党军队的性质,以及此剑身上普遍镌刻的“蒋中正赠”、“成功成仁”字样等等。因此,又被称为中正剑、成仁剑、自杀剑,近来更有人称之为“黄埔军魂-将军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