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棉隆防治蔬菜土传病害.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棉隆防治蔬菜土传病害.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1/2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棉隆防治蔬菜土传病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棉隆防治蔬菜土传病害
摘要:棉隆是一种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新型土壤消毒剂。通过多年在设施蔬菜栽培区利用棉隆防治土传病害的试验示范,总结出土传病害发病原因、施药技术,并与农民常用的客土法、嫁接法比较,表明棉隆可有效防控土传病害且不影响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棉隆;蔬菜;土传;病害;防治
随着葫芦岛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设施蔬菜栽培更是迅速发展。目前,,产值已占到种植业总产值的20%以上。设施蔬菜已成为葫芦岛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作物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及设施农业的单一种植,土传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重者毁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辽宁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设施农业土传病害的解决措施,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试验示范,遴选出以棉隆、申嗪霉素为代表的一批防治适用药剂。
2009-2011年,葫芦岛市以重大课题的形式在连山区、绥中县、兴城市等设施蔬菜主要栽培区进行了棉隆防治土传病害的试验爪范,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表明棉隆可有效防控土传病害并摸清了土传病害发病原因,明确了棉隆施药技术。
1 发病原因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土传病害的发生受气候条件、栽培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葫芦岛市土传病害的发病原因有:
作物连作
连作是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由于连续种植单一作物,使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以致病害逐年加重。连作障碍在很多地区普遍发生,一个新棚室连作3年以上土传病害就会不同程度的发生。
施肥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易造成土壤板结、盐化,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从而使病害加重。

2 施药技术
棉隆是一种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新型土壤消毒剂,利用遇水产生的甲醛异硫氰气体渗透到土壤颗粒间,有效杀死土壤中各种病原菌及杂草种子,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应用棉隆防治土传病害,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下茬作物种植前的棚室空闲期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清洁整地
将棚室内作物残体及杂草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深翻土壤25~30 cm,做到土细、无土块,以利于气体扩散及渗透。
调整湿度
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饱和持水量的60%~70%,并保持7 d,以促进土壤中病原菌及杂草萌动。含水量的简便判定方法为:用手抓一把土攥紧,松手后成团;再将土团距地1 m高处松开,若掉落到地面散开,说明水量适宜,若落地成团,则水量偏大。
施入药剂
根据土传病害发病轻重,按25~40 g/m2计算棚室药剂使用量,将药剂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旋耕机翻拌两次,使药剂与25~30 cm的耕层土壤充分混匀。
浇水覆膜
施药后再次浇透水,并立即用完好的塑料薄膜密闭土壤。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