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痛风营养疗法
痛风的概念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其代谢产物尿酸在血液中积聚,因而血浆尿酸浓度超过饱和限度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源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
外源性(20%)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源性(80%)
源于体内核苷酸或核蛋白的分解
尿酸的排泄
肠道(1/3)
肾脏(2/3)
尿酸的来源
痛风发病机制
嘌呤合成代谢增高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是血清尿酸值增高的重要机制
尿酸钠结晶沉积相应组织引起组织损伤
尿酸盐刺激多种炎症介质释放引起、加重炎症反应
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营养治疗侧重于原发性
高尿酸血症的分型
高尿酸血症的分型:
生成过多型(10%)
排泄减少型(90%)
混和型(长期酗酒)
痛风的病因
遗传因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基因病
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0%-25%有痛风家族史,而痛风患者近亲中发现有15%-25%患高尿酸血症
环境因素
高嘌呤饮食、酒精、饥饿、疾病、药物
诱因
激烈肌肉运动、酗酒、缺氧、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受凉、减重过快、间断性饥饿减体重等,由于ATP分解加速,其代谢产物次黄嘌呤、黄嘌呤及尿酸明显增加所致
临床表现-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正常血尿酸钠上限:(64mg/L)
高尿酸血症:
女性高于 (60mg/L)
男性高于 (70mg/L)
肘關節(5%)
腕關節(5%)
指關節(15%)
膝關節(10%)
足部及踝關節(15%)
第一蹠趾關節(50%)
临床表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典型症状是骤然起病,通常第一次发作是在夜间,约85%-90%是单关节受累,最常侵犯的是第一跖指,几个小时之内,受累关节变得热、暗红、肿胀、刀割或咬噬样疼痛,疼痛高峰可持续24-48小时,病程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等。可自行消退。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