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腰椎病康复评定.docx

格式:docx   大小:20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腰椎病康复评定.doc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1/30 文件大小:2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腰椎病康复评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腰椎病的康复评定
一、
JOA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
(9分)
评分
 
 
评分
(1)腰痛
(2)感觉障碍
①完全无腰痛
3
①无
2
②有时轻微腰痛
2
②轻(患者自身未意识到)
1
③经常腰痛或有时很严重
1
③重(患者自身意识到)
0
④经常有非常剧烈的腰痛
0
(3)运动障碍
(2)下肢痛及麻木
①正常(5级)
2
①只是下肢痛,没有麻木
3
②稍弱(4级)
1
②时有轻度下肢麻痛
2
③明显弱(0-3级)
0
③频发轻度或偶有重度下肢麻痛
1
(14分)
④频发或持续重度下肢麻痛
0
 



(3)步行能力
(1)卧位翻身
0
1
2
①正常
3
(2) 站立
0
1
2
②500米以上出现痛、麻、乏力
2
(3) 洗漱
0
1
2
③500米以内出现痛、麻、乏力
1
(4) 身体前倾
0
1
2
④100米以内出现痛、麻、乏力
0
(5) 坐(1h)
0
1
2
(6分)
(6) 举持重物
0
1
2
(1)直腿抬高试验
(-6分)
①正常
2
(1)正常
0
②30°~70°
1
(2)轻度排尿困难(尿频、排尿踌躇)
-3
③<30°
0
(3)重度排尿困难(尿失禁、尿闭)
-6
总分
前分
后分
JOA总评分最高为29分,最低0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
通过改善指数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功能,通过改善率可了解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率还可对应于通常采用的疗效判定标准:改善率为100%为治愈,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二、腰椎活动度评定
 
 

腰椎的运动范围较大,运动形式多样,表现为屈曲、伸展、侧弯、旋转等多方向的运动形式。L4-L5和L5-S1节段是腰椎动度最大的节段。评定主动运动时,患者取站立位,观察患者腰椎各向动度是否受限,并观察主动活动是否自如,是否伴有疼痛、痉挛或僵硬。若患者主动运动不受限,可在主动运动达最大动度时施加外力。如患者做某个动作时出现了症状,应该让患者在该诱发症状的体位停留10s-20s,观察症状是否加重。

(1)前屈:腰椎最大屈曲活动度为40°-60°。腰椎的前屈与人们俗称的弯腰动作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认为,弯腰的活动范围较大,但是弯腰并非为单独的腰椎前屈活动,而是腰椎和髋关节共同运动的结果。
(2)后伸:腰椎后伸的最大活动度为20°-35°。当完成这个动作的时候患者应该用双手支撑腰部以稳定腰背部。
(3)侧屈:腰椎侧屈的最大活动度为15°-20°。嘱患者以一侧手放于下肢的侧面尽力向下,测量双侧指尖距离地面的距离。脊柱侧屈常为伴随旋转的复合动作。

旋转:腰椎旋转的最大活动度为20°。检查时患者取坐位以排除髋关节和骨盆运动的影响。如果站立位测量时需固定骨盆。

(5)复合动作检查:腰背部的损伤很少由单一的动作引起,因此检查时需要让患者进行复合动作,如前屈时侧屈、后伸时侧屈、前屈和旋转、后伸和旋转等。如小关节突综合征的患者,作后伸和旋转复合动作会引起症状的加重。
三、腰椎肌力评定
Lovett分级法
 
分级
表现
0
无可见或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
1
可扪及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
在消除重力姿势下能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
能抗重力和一定的阻力运动
5
能抗重力和充分阻力的运动
(1)躯干屈肌肌力评定: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位,双手抱头能坐起为5级肌力;双手平伸于体侧,能坐起为4级肌力;仅能抬起头和肩胛为3级肌力;仅能抬起头部为2级肌力;仅能扪及腹部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
(2)躯干伸肌肌力评定:患者俯卧位,胸以上在床缘以外,固定下肢,能对抗较大的阻力抬起上身为5级肌力;对抗中等阻力抬起上身为4级肌力;仅能抬起上身不能对抗阻力为3级肌力;仅能抬起头为2级肌力;仅能扪及腰背部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
(3)腹内和腹外斜肌肌力评定:用以测定一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的共同肌力。患者仰卧位,嘱患者尽力抬起头和一侧的肩部,双手抱头能屈曲旋转腰椎为5级,双臂胸前交叉能屈曲旋转腰椎为4级,双臂前伸能旋转屈曲腰椎为3级,仅能抬起头部为2级,仅能扪及肌肉收缩为1级。
注意事项
 (1)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