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要技术参数
性能参数:
型号: W--1 W--1
吸气压力: 大气压大气压
排气压力: 900 kPa 900 kPa
转速:1500 r/min 1500 r/min
排气量: m3/min m3/min
驱动功率: kW 10 kW
旋转方向:顺时针(自联轴器端)
冷却方式:空气
润滑油:铁路空压机油200#
润滑油压力:200 kPa~500 kPa
润滑油温度:不大于80 ℃
结构参数:
结构形式:W型 W型
一级气缸数:2 2
一级气缸直径:115 mm 115 mm
二级气缸数:1 1
二级气缸直径:90 mm 90 mm
活塞行程:70 mm 58 mm
外形尺寸:575×640×650 600×640×650
净重:170 kg 170 kg
润滑油储气量:5 L 5 L
日常维护保养要点
为使空气压缩机能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应在日常运用中做好如下维护保养工作。
每运行8h~16h(或每班工作之前)检查润滑油位,及时补充,保证空气压缩机在正常油位下运转。油位过高会带来油的搅动加大油温升高,油耗增大和加速乳化等危害。
每班在空气压缩机启动后检查润滑油压力,应在200 kPa ~ 500 kPa范围内。
每100 h(或一周)应打开冷却器下部排水阀,排净油和水。
空气压缩机在运转的最初50h(磨合期)每25h更换润滑油,以后,每300h更换润滑油。
检测与修理
空气压缩机在运用中,除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外,应按期进行检查和修理。
在机车小修时
检查气阀状况
a) 松开三个气缸盖与冷却器的连接螺栓(螺母)。
b) 松开气缸盖项部M12螺母、取下气缸盖。
c) 取下气阀查看外观(颜色、积炭、锈蚀等)。
d) 用螺丝刀或厚度不大于2 mm的其他工具沿周向槽向内推压阀片。手感压出和弹回有力而自如。如有异常则应解体气阀,进一步检查和修理。
e) 取下气阀后,观察活塞项面及气缸镜面。如发现活塞项面有气阀底部的环状槽痕,则应进一步检查连杆轴瓦状况。
检查各联结部位的紧固件状况。
此项检查工作应在机车上进行。
在机车定修时
a) 清洗空气滤清器滤芯(油浴式)。
b) 检查气阀。
检查连杆瓦, mm的划伤。允许有轻微径向磨痕存在。
此项检查在机车上进行。
在机车中修时,应对空气压缩机进行全面解体检修(、、、),更换全部易损零件
a) 更换全部石棉橡胶板及软木制各垫片。
b) 更换全部橡胶制件,包括垫片、油封、O型密封圈、联轴器弹性圈(包括轮胎式联轴器之胎体)。
c) 更换全部活塞环。
d) 更换全部连杆瓦。
e) 更换全部气阀(允许使用经修理合格的气阀)。
更换空气滤清器。
修理用设备
专用工具工装
a) 活塞环专用钳子。
b) 轴用、孔用弹簧挡圈专用钳子。
c) 装活塞(带环)入缸工艺套。
d) 拔出器。
e) 扭力扳手。
曲轴吊具。
测量器具
a) 外径千分尺。
b) 内径百分表(含量缸杆百分表)。
c) 游标卡尺、深度尺。
d) 塞尺。
e) 温度计、压力表、计时器。
活塞环槽宽度卡板。
试验装置
a) 油泵试验台。
b) 空气压缩机试验台。
冷却器密封性能试验装置。
空气压缩机的分解、拆卸
空气压缩机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拆下放油堵,排净润滑油。
b) 拆下油压表、吸油管,拆下油泵、及滤油网。
c) 拆下空气滤清气及进气体。
d) 拆下飞轮罩
e) 拆下冷却器与气缸盖间的联结管。
f) 拆下冷却器支架、拆下冷却器。
松开气缸盖上M12螺母,取下气缸盖。
取下气阀。
拆下侧盖,拆下油泵座,取下传动板。
从侧窗拆下连杆大端——取下开口销,旋下连杆螺母,向上敲击连杆螺栓尾端,连杆盖(含下半瓦)与连杆体分离。
活塞连杆和气缸一起从机体取出。注意:取出后连杆盖和连杆螺母要放在原位。
拆下联轴器压盖螺栓和压盖。
用拔出器拔下飞轮、取下键,取下呼吸器。
将空压机竖起,油泵端向下。取下轴承座六个M10螺栓,用两个M10×50螺栓旋入轴承座两个M10螺孔,旋紧后使轴承座连同曲轴与机体分离。
用曲轴吊具将曲轴吊出机体。
除去轴承挡圈可将轴承座与曲轴分离。
用拔出器将滚动轴承拔下。
活塞连杆分解:
用挡圈钳取下活塞销挡圈(一只即可)。
将活塞连杆放入加热器内加热至150℃。
将活塞销取出。
用活塞环钳取下活塞环。
s) 气阀的分解:
取下开口销。
取下螺母。
取下上阀座、阀片、弹簧,分解完成。
主要零部件的清洗、检查、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