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飘读书报告,ppt
飘的读书报告
襄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王伟《飘》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自1936年出版之日起,《飘》这部美国内战时期的罗曼
史便打破了当时所有的出版记录。1937年,小说获得普利策奖。随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电影
也成了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1900年11月 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
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
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谢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
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
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玛格丽特
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后因母亲病逝,家中需要她来主持家务而不得不中途退
学。从1922年起,她开始用自己的昵称佩吉为《亚特兰大日报》撰稿。在经历了一次失败
的婚姻之后,玛格丽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1926年,
由于腿部负伤,玛格丽特不得不辞去报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致力于创作。《飘》的写作占去了玛格丽特近10年的时间。1935年7月,麦克米伦公司决定出版这
部小说,并暂定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此后,玛格丽特花了半年的时间来反复核实小说中
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最后她引用了美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一句诗,将
小说的题目改为《gone with the wind》。内容简介:小说《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
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一是现实主义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方
农场主阶级的生活和南北战争及重建时期的一个重要侧面,二是创造了几个鲜明而丰满的人
物形象,后者尤为突出,这是作者在艺术上的重要贡献。在思嘉的所有性格中,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在面对灾难与痛苦时坚强与勇敢的精神。
从小说的开始直到结尾,她面对过太多的痛苦与失意,却从未因此而崩溃。就像故事中写的,
当战火降临,她试图回到生养她的塔拉,找到可以容身的避风港时,她看到的是无尽的悲伤,
她面对的是一无所有,可是这一切并不能使她气馁,因为自暴自弃不能起任何作用,她下定
决心要保护塔拉,她能做到曾经只属于黑奴的苦活,为了挺过这一切的艰苦她可以不择手段,
虽然这会为她招致非议。她从未向命运低头,无论面对多么深重的痛苦,她都坚持自己的信
念,而事实证明,天无绝人之路,她战胜了每一个对他这么一个弱女子来说不可能的挑战,
也势必会战胜未来不可预见的更多挑战。读后感:
斯佳丽?奥哈拉,一个充满矛盾的女人,而《飘》从它诞生的一刻起,就必定是一座不可
模仿,只供人仰望的华美坟墓,埋葬着逝去的时光与一个女人的奋斗人生。思嘉,她有莉香
的勇敢,有伊丽莎白的冷傲,也有凯瑟琳的执着,也许就是这一点点的勇敢、一点点的冷傲、
一点点的执着、再加上一点点的傻,让人会不自觉地随着书中的情节为这名女子所痴迷、困惑和感动,也让她永远成为人们心目
中的那位闪耀的乱世佳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和开放的时代,我们不必去为生计担忧,也不必担心随时降临
的战火,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何尝没有起伏坎坷呢?我们也许会为一场考试的失利而懊恼失
意;会为事业上的坎坷而痛苦伤心,我们绕不开那些必经的曲折,就只能像郝思嘉一样,勇
敢地面对它们,而不是退缩、放弃。很多时候,命运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我们对它哭,它
只会让我们觉得更痛苦;我们对它笑,它就会带给我们希望,既然如此,何不放开已不能再
改变的过去,来把握一个属于你的明天?毕竟,再多的痛苦与失败也只属于昨天,明天只属
于自己,只有自己能改变命运,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努力与奋
斗。不论思嘉选择的路正确与否,她在痛苦面前不屈服的勇气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正
是要用他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纷扰与失意,成为生命的强者。“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
”做事问心无愧,不贪慕虚荣,做自己该做
的事,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继续前行,一直努力的向前奔跑,即使很疲累,也不放
弃,因为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一切又充满了希望和阳光。篇二:《飘》读书报告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2014级传播系网络编辑2班樊梦迪 2014211216 《飘》读书报告一、书名:飘
二、著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美)
三、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四、页数:全二册
五、内容概括:
斯嘉丽是一个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