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引言
仓储是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对于制造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配送中心,仓储往往占用大量的资金。据统计,(如图1)以美国为例,1980年全美企业存货成本总和占GNP的29%,由于物流管理中零库存控制的实施,到199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9%,2000年下降到10%以下,两次几乎都是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说这种库存成本的节约就是物流科学创造的新价值,这种新价值是第三方物流与客户共同分享的,这就是利益一体化,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双赢”。美国的实践表明减少库存支出成为降低物流费用的主要来源。减少库存支出,关键在于有效提高仓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量。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化仓储控制与管理系统就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29%
19%
10%
存货成本总和占GNP比率
1980 1992 2000 (图1)
2 集成化仓储系统的构成
集成化仓储系统应该支持从进货站台直到发货站台的仓储作业中的全部功能。包括出库入库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库内输送系统、货架系统、堆垛机、货位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构成。(如图2,3所示)因为它主要是面向配送中心和企业的仓储流通环节,系统的货架数量较多,出库系统和入库系统较复杂,所以带有分拣系统,这个系统和外界的运输企业、联系。
输送系统
堆垛机
入库区
验货区
分拣区
(自动分拣机)
图2 集成化仓储系统的构成
物流信息系统
入库系统
出库系统
外界的运输企业
供应商
客户
图3 WMS与外界的联系
出库入库系统实现货物或物料的入库和出库,也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和收集。信息的采集和收集的实现少不了有一个客户服务系统,这是专门负责与客户联系交流的系统。入库系统由入库运送设备、货物或物料自动识别系统构成。当配送中心收到从供应商处发来的商品时,接货员就会在商品包装箱上贴一个条码,作为该种商品对应仓库内相应货架的记录。同时,对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将信息传到信息管理系统中,由计算机梳理后形成库存的信息,并输出入库区位、货架、货位的指令。配送中心入口有入口输送设备输送带,自动识别系统采用条码系统,该系统由打印在货物或物料上的条码、条码阅读器和入库计算机组成。例如手机就需要进行串码的扫描,10个手机装在一个箱子里,箱子的条码是随机地打印上去的,然后扫描箱子的条码再对应地扫描箱子里的手机串号,这样才能把入库的信息输进物流信息系统里,,全国的配送中心和客户都能知道哪地方某样商品的实际库存,从而达到信息共享。这种出入库系统区别于以前的个人手写记录程序,减少了错误,方便了管理。对于每天货量、品种都多的货物进出,以前的手动记录速度慢,易出错,容易差错。
出入库作业调度主要是安排各出入库作业的开始执行时刻。
常用的调度原则
出库任务优先执行原则
优先级高的任务先执行原则
当入库任务的执行不影响任何出库任务的按时完成时方执行入库任务。
出入库调度的执行离不开必要的信息,具体需要的数据有:出库任务最迟时刻;入库任务申请时刻;出入库任务所需执行时间;堆垛机完成出入库任务的平均执行时间;估算出入库任务完成时刻的安全系数;运输车辆故障及恢复情况;运输任务情况(包括已下发未完成的运输及未下发的运输任务)。
具体的出入库调度算法
按照入库任务申请的时刻将每台堆垛机的入库任务排队
确定出库任务的最迟执行时刻,最迟执行时刻=最迟送达缓冲站时刻-出库任务执行所需时间×估算出库任务预计完成时刻的安全系数
调整任务序列,规则:若相邻两个出库任务的最迟执行时刻之差小于堆垛机平均作业时间,则提前一任务的最迟执行时刻,使其差距大于或等于平均作业时间。循环操作直至所有任务的最迟执行时刻的差距不小于堆垛机平均时间。
当有多项出库和入库申请时,为了提高存取效率,可采用出入库联合作业。具体可根据入库货位和出库货位的位置将出库任务和入库任务进行组合优化。
 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组成。
控制装置的作用是识别、接收和处理分拣信号,根据分拣信号的要求指示分类装置,按商品品种、按商品送达地点或按货主的类别对商品进行自动分类。这些分拣需求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如可通过条形码扫描、色码扫描、串码扫描、键盘输入、重量检测、语音识别、高度检测及形状识别等方式,输入到分拣控制系统中去,根据对这些分拣信号判断,来决定某一种商品该进入哪一个分拣道口。
分类装置的作用是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分拣指示,当具有相同分拣信号的商品经过该装置时,改变输送装置的运行方向使其进入其它输送机或进入分拣道口。分类装置的种类很多,一般有推出式、浮出式、倾斜式和分支式几种,不同的装置对分拣货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