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极具增长前景的新兴产业,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许多地方都将现代物流作为支柱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制定并组织实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开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这一过程中,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成为各地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和显著特征。
物流园区建设需要占用土地等大量宝贵的稀缺资源,需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工业、商贸、居住、公用设施等空间布局规划紧密衔接与协调。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是否合理,不仅对于区域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物流体系的供给能力及作业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所在城市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投资环境的改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直接目的是确定不同等级物流园区的区位特性及其结构比例、协调各级物流园区在空间的合理分布,实现物流节点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最终目的是通过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优化,提高物流节点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缓解来自环境污染、能源消耗方面的压力,进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保障条件。
第一章概述
选题目的
物流园区的形式及概念起源于日本,由于物流园区给物流企业和其所在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之后在欧洲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起步发展,许多城市也在纷纷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以促进区域及城市的物流业发展。
物流园区是近年来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它是物流节点作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体,是多种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多家物流组织单位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大型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新型的物流业务载体。园内各作业单位通过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实现物流活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由于物流园区对于实现物流企业集聚、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促进物流技术装备升级和服务质量提高,改善物流投资环境,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社会化开放型物流体系的重要体现,成为一个成熟的重要标志。其中,物流园区的布局问题,是影响物流园区整体建设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问题之一。
物流园区布局问题是指各个物流园区及其有关设施设备在空间的位置安排。物流园区布局是物流园区形成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物流园区在发展对空间有选择性,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展某种物流园区,特定地域空间的各种软硬件环境往往成为物流园区能否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当物流园区对空间的特殊要求与特定空间所提供的软硬环境相适应时,物流园区布局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才能促进物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每个地区城市和城镇应该建有适当数量的城市物资配送中心,但建设更高层次的物流园区则不是每个地区所必须的。在一个区域内,国际枢纽型物流园区和区域集散型物流园区应保持一定的数量,不能盲目建设发展。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区,特别是作为国家能源接替区和未来石油资源储备地,其区域中心地位和交通运输、物资枢纽作用日益显现,发展现代物流园区对于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新疆,哪些地区比较适合建设国际枢纽型物流园区,哪些地区比较适合建设区域集散型物流园区就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由于具备诸多优势和外在效能,很快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推广,近年来又在亚洲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日本已建成物流园区24个,荷兰拥有14个物流园区,德国已建成20个物流园区,韩国在富各、梁山建立了2个物流园区,另外,英国、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墨西哥等国都先后建立了物流园区和货运配送中心。当前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与运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方兴未艾,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日本的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东京,当时为解决因东京与外围城市间各种产品大量进出城市而引致的商流与物流混成一体、交通混杂拥堵、城市功能日益低下的状况。从1965年起,政府采取了将流通功能从市中心分离出去的办法,由政府统一规划、集资,在东京近郊的东南西北部分别建设了葛西、和平岛、阪桥和足立4个现代化物流园区,并相应建立了商务交易楼,大型仓库群和公路货物集散中心等物流设施,通过逐步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在此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规划建设了40个物流园区,目前已经有20个全国性的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此过程中,政府监督物流园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