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有机茶概述
第二章有机茶基地建设
第三章有机茶园土壤管理
第四章有机茶园施肥
第五章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的防治
第六章有机茶的加工
第七章有机茶包装、标识、贮藏和运输
第八章有机茶销售
有机茶生产技术
参考书目
(1)《茶叶栽培加工》张云伟王漪 2006年
(2)《有机茶高产种植技术》刘新 2009年
(3)《茶树栽培学》骆耀平 2008年
第一章有机茶概述
1、有机茶产生的背景
2、有机茶产生
3、有机农业
4、有机茶与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的区别
5、有机茶产品质量要求
6、有机茶生产的标准
7、我国茶叶生产分为几个区域
8、我国茶叶生产与先进国家相比的差距
9、目前我国生产有机茶的模式10、我国有机茶发展情况11、发展有机茶政策和思路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化肥、农药的不恰当使用,导致农业环境污染加剧,使土地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污染物质的迁移与恶性循环,使食品、水源、空气受到污染,直接危害到人们健康,人类生存受到挑战。
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相继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严格限制化学产品在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使用范围与数量,大力倡导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没有污染的天然有机食品;同时,为保证有机食品的安全生产,还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
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保所加入IFOAM(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同年开始有机绿茶试点开发;
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次出口有机茶到西欧荷兰;
1994年4月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在我国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了中国分会,中国分会先后制定了《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和《有机产品认证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
1996年在杭州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FRDC),并先后制定了我国《有机茶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有机茶颁证标准》等有机茶生产、颁证管理条例和规则。如今我国已有100多个农副产品通过国内外有关颁证组织的有机认证,如豆类、蜂蜜、谷物类、茶叶、中药材、奶制品等,主要出口到欧盟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有机茶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是一种对环境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其主要的特色和标准:
(1)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2)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如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
(3)生产遵循自然规律,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如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建立作物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有机肥和动物粪便及生物活性物质等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用物理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维持一种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农业生产过程。
4 有机茶与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的区别
有机茶:一种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区别和共同点
共同点:要求生产的产品无公害、无污染;
区别(1)生产、加工标准的依据不同
(2)标准的要求不同
(3)颁证组织和时效不同
(2)标准的要求不同
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A级)茶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也允许使用少量化肥,但产品中农药残留必须符合我国和欧盟规定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有机茶和AA级绿色食品茶生产过程中则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肥料和除草剂等,只能使用有机肥料,并采用生物措施和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
返回
(3)颁证组织和时效不同
无公害茶由各省、自治区和计划单位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
绿色食品茶的认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执行,证书有效期为3年。
有机茶的认证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有机认证机构执行认证。中国有机茶认证机构主要有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南京国环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颁证有效期为1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