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制作者QQ:1391777489
目录
第一部战前形势
(1)一战的影响
(2)不安的因素
(3)防备与妥协
(4)轴心国的战前策划
(5)亚洲战场
第二部炙手可热
(1)闪电波兰,苏德合污
(2)战火西欧,联军惨退
(3)法国媾和,英国空战
(4)染指北非,轴心壮大
(5)意图东欧,苏德会战
第三部战略反攻
(1)太平洋战争,联合国宣言
(2)斯大林格勒,阿拉曼战役
(3)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
(4)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第四部轴心末日
(1)柏林血战,德国投降
(2)波茨坦公告,原子弹轰炸
(3)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第五部战后格局
(1)战后审判
(2)联合国建立
(3)民族独立
(4)苏美争霸,华约北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文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欧、非、亚、澳、美五大洲的居民。
●战争分为五大战场,即西欧战场、东欧战场、北非战场和远东战场、太平洋战场,
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
●交战双方:
(1)法西斯势力: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轴心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
为[卫星国]。
(2)反法西斯势力:以英国、苏联、美国、中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和
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
●战争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
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前夕”这20年间的世界形势
第一部——战前形势
(1)一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彻底改变了[协约国]
和[同盟国]的政治版图。
●其中,作为战胜国的法国、
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获得领土作为赔偿。
●而战败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纷纷宣告瓦解。
●另一方面,俄国的十月革命
使得原本作为参战国之一的
[俄罗斯帝国]跟着宣告结束,
俄国进入苏维埃政府时代。
波兰趁机脱离俄国管制,宣布
独立。
(2)不安的因素
●1918年到1919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德意志帝国]瓦解,新政府“魏玛共和国”
成立。
●然而,由于承认了《凡尔赛条约》中
巨额的一战战败赔款加上经济萧条,使得
这个新政府从成立开始就始终面临了国内
[右派]与[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权力争夺冲突。
●另一方面,作为一战转舵国的意大利没有得到英、法两国关于领土转移的承诺,使得意大利国内社会爆发冲突。
●从1922年到1925年开始,以墨索里尼
为首的[法西斯党]成功地在意大利获得执
政权力,并策划创建“新罗马帝国”。
●与此同时,在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
[纳粹党]则开始尝试在德国建立一个[法西斯政府]。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
1935年,德国再度合并原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随后,开始大规模扩充部队兵力。
(3)防备与妥协
●为了能够抗衡德国的不断发展,英国、
法国和意大利决定成立[斯特雷萨阵线]。
●此外,苏联政府怀疑德国的目标也包括
占领东欧的广大领土,为此与法国签署
《法苏互助条约》。但是,这一条约基本
上并无威吓力。
●而在1935年6月,英国甚至与德国签署
了《英德海军协定》,更加缓和了先前
《凡尔赛和约》的部分限制。
●美国方面,则于同年8月通过了《中立
法案》,表示不会干涉美洲以外的国际
事务。
●同年10月,意大利于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
表态支持意大利;为表呼应,意大利在稍后德国吞并[奥地利]并未表示反对。
(4)轴心国的战前策划
●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而进驻莱茵河右岸,
但是,其他欧洲列强对于此事并未多加干涉。
●同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希特勒和
墨索里尼公开支持主张法西斯独裁的佛朗哥
部队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军队交战。这次
冲突,也成了德国和意大利测试新型武器
与作战方式的地方。最终,佛朗哥部队于
1939年初,成功赢得内战。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组成了
[柏林-罗马]轴心。
●1个月后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1938年,德国派兵占领了奥地利,
史称“德奥合并”。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开会,签订协定,
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1939年,德国威胁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德苏两国秘密签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入侵波兰”
的计划酝酿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