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新世纪以来的德国电影.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世纪以来的德国电影.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2/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世纪以来的德国电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世纪以来的德国电影
[摘要] 三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多次荣膺金棕榈奖、金狮奖、金熊奖……新世纪以来的德国电影在政府鼎力资助下,在美国电影挤压下的艰难行进中苏醒,呈现复兴之势――跨国制片的步伐加快,电影样式多样化,各类题材作品交相辉映,影坛老将新兵共努力,优秀卖座片时露峥嵘,获奖作品不断,为德国争得了不少荣誉,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本文分析了德国电影产业良好发展态势的外在表现以及内在基础。
[关键词] 德国电影;新世纪;基金资助;佳作获奖;风格多元

自2000年来,德国电影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本文将从产业基础、文化环境、社会支持、时代特征、发展现状、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德国电影。
一、产业形势
德国的电影市场中依旧是美国电影大行其道,而本土电影只能苦苦支撑,在好莱坞大片的牙缝里觅食,电影产业还与私人电台、电视、录像、网络等媒体角逐,在激烈的竞争中图生存。另一方面,德国影视合流的现象突出,许多影片是与电视台共同摄制,直接在电视台播出而不进影院。

德国有约70家制片公司,但大多数是小公司,还有50余家电影发行公司。著名的公司有:巴伐利亚电影制片厂、巴贝斯贝格制片厂、巴伐利亚公司、康斯坦丁电影公司等。它们难与好莱坞大公司相抗衡,正如导演施隆多夫所言:“目前德国根本没有电影工业可言,而只有许多支离破碎的小手工作坊式的企业,这种状况必然最后导致我们无市场可言。”[1]
新世纪来,德国每年出品的长故事片不足百部。本土电影份额仅为15%~20%左右,70%左右为美国片,其余为西欧各国影片,%左右。全德拥有4千多家影院,每年上映影片400部,~,总票房约为8亿~10亿美元。
二、国际化合作
随着经贸、文化全球化的深入,1990年旨在推进电影欧洲化的梅地亚纲领(Media Program)应运而生,欧洲合拍片数量增加,使欧洲电影与美国电影竞争抗衡成为可能。
德国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媒体市场,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这不仅表现在资金流动上,还表现在影视制作的密度加大。近年来,德国与二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合作拍片,许多美国大片约三分之一的成本是德国投资者筹措的。联合制作使影片的融资、发行渠道更多,投资的风险大大减少。
2001年83部中有26部,2004年87部中也有31%为合拍片。如《纳粹制造》由美、英、德、爱尔兰联手打造、2002年与英国联合出品了《我爱贝克汉姆》;2003年法、德和波兰合拍金棕榈获奖片《钢琴家》;2004年德国与西班牙合拍《欧洲的一天》,与英国、智利等五国合拍《摩托车日记》;德国还参拍了《BJ单身日记2》《放牛班的春天》《环球80天》(成龙主演)。第54届金熊奖得主《勇往直前》是由德国与土耳其合制;第56届金熊奖影片《格尔巴维察》是奥地利、波黑、德国、克罗地亚合拍而成,而导演是波斯尼亚的兹巴尼奇;第60届金熊奖影片《蜂蜜》则由土耳其与德国合拍而成。
中德合拍片有《黄石的孩子》《我电你》《约翰•拉贝》《香格里拉》《劳拉的星星在中国》等影片。德国片也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宠儿,获奖的有《四分钟》《完美计划》《我母亲的眼泪》等。
三、题材、类型的多样化
以前的德国电影色彩阴暗,偏爱表现人性的扭曲,加上德国人特有的思维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