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文档名称:

组织行为学第5讲激励(2015-10-20).ppt

格式:ppt   大小:8,978KB   页数:1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组织行为学第5讲激励(2015-10-20).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5 文件大小:8.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组织行为学第5讲激励(2015-10-20).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朱万晶
激励
组织行为学第五讲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 —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激励
第二节
激励的定义及原则
第三节
激励理论
第四节
激励理论的应用
答案是:激励是灵丹妙药!
懒不是人的本性,是由于环境所造成的,下属之所以懒,是由于领导者没能激发和鼓励下属的积极性所导致。人是需要激励的,人的工作干劲来自激励。所谓: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有无激励大不一样。
员工为什么不能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地工作?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什么难以持久?员工为什么不能像老板一样勤奋地工作?弗朗西斯(C. Francis)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怎样争取到这些呢?
请思考
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研究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则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这其中50%-60%的差距系激励工作所致。
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由此他得出一个公式:“工作绩效=能力×动机激发”。这就是说,在个体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的高低。激励程度越高,工作绩效越大;反之,激励程度越低,工作绩效就越小。
资料
[
]
就长远来看,你根本无法强迫任何人做事,只能让他们自已心甘情愿的做。而唯有激励才能让员工燃烧起来,让***经久不息;唯有激励才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因此,如果领导者希望下属付出最大的努力,就应该通过自己的激励实践以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愿望。然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主管不是在激励下属,而是在打击下属,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拼命工作而无怨无悔。
【观点】松下幸之助说:
通俗地讲,激励(Motivation)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是指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把潜在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从心理学角度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激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从个人的需要出发,引起欲望并使内心紧张,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会转化为动机,然后引起实现目标的行为,最后在通过努力后使欲望达到满足。
激励的定义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犬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行为:尽力而为),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行为:全力以赴)!”
激励的原理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任何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动机对行为有激发、引导和维持的作用,没有动机就没有行为。动机的性质不同,强度不同,对行为的影响也不同。有一个小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激励的原理
因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所以,一个人愿不愿意从事某项工作,工作积极性高还是低,干劲是大还是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动机和动机的强弱。
而形成动机的条件一是内在的需求,二是外部的诱导、刺激。其中内在的需要是促使人产生某种动机的根本原因。综合起来讲,就是“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因此,激励的本质就是满足需求,激励的研究应从了解人的需求入手。
【观点】真正的管理,本质上就是管理员工的源动力。员工源动力没有解决,一切都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天天都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下属为什么要跟着你干?人家为什么到你这个公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