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

格式:ppt   大小:902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

上传人:170486494 2017/12/6 文件大小:9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一个十四五岁或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先有股爽朗新鲜之气迎面而至,正如睡过一夜之后,打开窗户,冷峭的晓风给你带来的那一股沁人心脾的微凉和葱茏的佳色。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他是初升的太阳,他是才发源的长河,他是能燃烧世界也能燃烧自己的一团烈火。他是目射神光,长啸生风的初下山时的乳虎,他是奋鬃扬蹄,控制不住的新驹。他也是热情的化身,幻想的源泉,野心的出发点。他是无穷的无穷,他是希望的希望。呵!青年,可爱的青年,可羡慕的年龄。
——苏雪林《青年》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余华:
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现定居北京。曾经从事5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曾获国外多种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揭露。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其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先锋实验小说: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
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小说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走出家门心情愉悦
搭乘汽车心安理得
遭遇抢劫愤怒之极
遭劫之后孤独暖和
思考:
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旅店
不需
寻找
不想
再找
找到
思考:
“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象征漂泊的灵魂和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
象征了“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找出文章的“文眼”: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成长寄语:
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该在心里保存一份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作业:
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