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活力,还原语文生命之美.doc

格式:doc   大小:1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活力,还原语文生命之美.doc

上传人:iluyuw9 2017/12/8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活力,还原语文生命之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活力,还原语文生命之美-大学语文论文
活力,还原语文生命之美
○叶婷
(安徽阜阳城郊中学,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语文课必须是有活力的课,它重视体验、表达,语文课堂中的对话主体是有生命的人,生活的人。学语文就是学****语言,领悟情感,表达生命感悟的过程,怎么能没有活力呢?本文试着主要从教学方式的选择角度探讨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还原语文生命之美。
[ 关键词 ]学****方式;活力;语文生命课堂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3-0162-02
语文课堂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十几年,可以说语文学****已经变成他们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叶澜教授有一句话:“课堂教学应被看做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因而语文课堂要让每个生命幸福舒展,并且明白“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是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开发,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溢润光彩的人。”
那么语文教学过程如何才能充盈着快乐与幸福,如何激发每一个生命个体活力,表现其自由天性,充分展示自我呢?
首先,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富有生命活力的生命体,他们对话、沟通、合作,方式动态生成,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建构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其次,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恰当选择教材处理突破口,使教学设计符合教材处理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体现,利于他们用探究的方式进行体悟、表达。教学目标符合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以各种需要满足为目标,发挥各种潜能,使之愉快地、创造性地学****br/> 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以下三种形式。
一、探究式学****课堂
以《春江花月夜》教学为例。这单元的诗歌多是鲜明的意境,缱绻的情感。去体悟、表达对于具备一定语文素养和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完全是有可能独立完成自主学****与探究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的考虑,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选择探究式学****课堂模式。
五分钟的诗歌自由诵读,同学们对诗歌优美的意境和情感基调建立初步的印象。如何开始这首诗歌的教学呢?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吧!“诵读诗歌,你发现了有利于背诵的一些窍门吗?”大家的发现是比较迅速的,有人说诗歌形式很整齐,有人补充说而且每四句一诗节,节节都一种押韵,还有人另辟蹊径发现了思路,发现了月亮这个线索,并且具体到诗句。同学们在这些发现中兴奋、自豪,参与的热情被点燃。这是个好开头。
再深入一点吧!“既然很美,你发现了它哪一种美呢?可以吟诵体会之后再交流哦!”短暂的静默之后出现了诵读的声音。诗歌有多种美。选择的过程就是体现个性的过程,也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的体现。较多的同学谈意境美,或选择空明澄澈的特点,或选择幽美朦胧的景象;也有人谈情思美,或选择思念之人情,或选择思古之幽情;喜欢不走寻常路的同学选择谈音乐美,诗歌在音韵或节奏上、在起伏跌宕中表现出来的美;看问题深邃理性一点的同学谈哲理美,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人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首诗歌不像一般诗歌望月感叹人生短暂,产生悲情,而是跳出窠臼,表达人类的生命繁衍生息,不仅和月亮一样,永远长存,而且螺旋式的发展,呈现上升前进的态势,而月亮还是那轮月亮,他的思考是超越前人,并且是乐观昂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