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论荣格分析心理学中人的自性化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16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荣格分析心理学中人的自性化发展.doc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7/12/8 文件大小:1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荣格分析心理学中人的自性化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荣格分析心理学中人的自性化发展-教育心理学论文
论荣格分析心理学中人的自性化发展
黄娟娟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411201)
摘要:自性化或自性化过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特别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他用自性化表达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人的自性化发展对于现代教育及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荣格;分析心理学;自性;自性化
荣格认为,人看起来只有“一个”个性, 但事实上是由一群带有各自能量的次级人格共同组成的。为了实现人格的整体性,荣格提出了自性化的概念,他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他对心灵发展的定义是, 成为一个通过整合而颇具特色的个人,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的人[1]。换句话说, 成为那个原本就潜存着的完整的、和谐的人。由此可见,理解自性与自性化以及如何实现人的自性化发展,对于我们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一、自性与自性化
自性属于一个人个体内在的、从一开始就有的潜在因素, 是产生控制作用的组织中心, 致使个性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荣格用自性来指称埋藏在自我意识之下的原型。它是所有原型意象的源头与中心, 也是与生俱来的心灵倾向性的源头和中心, 这种倾向性指向心灵的建构化、秩序化和整体性等。自性在不同的资料中被描述为“原型的意象”、“生命目的”、“心灵的本质”、“意识与无意识”、“上帝意象”,以及“超越存在”[2]。荣格提出“自性”这一概念与中国的道家思想具有很深的关系,在整合发展的过程中,道家与荣格心理学的任务之一,都是超越意识自我,摒除虚假自我,使真正自性得以出现。由此,我们也更容易理解自性化概念。
而自性化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特别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荣格称自性在心灵结构与意识中的浮现为自性化[3]。他用自性化这一概念,所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具体说来,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使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女[4]。
二、自性化发展的目的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所指的“人”, 比起我们通常所说的“人”要复杂得多。用荣格常用的术语来表达, 他所指的“人”是更趋于“完整”的人。荣格自己曾经说过,自我是地球,自性是太阳,自性化就等于是日心说[5]。要获得成长,进而发展为一个真实的、和谐、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人,这就体现了自性化过程。
自性化的基本特征是是:,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也即它不是在一种孤立状态发生的;,社会规范并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6]。自性化的思想强调和突出的是人的某种独特性,而不是强调集体性的考虑和责任,所以,在自性化过程中,人们容易将自性与自我的概念混淆。但是自性化确实意味着更好并且更加全面地实现集体特性,它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自性剥去人格面具虚伪的外表;另一方面,消除原始意象的消极影响[]。这样,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三、如何实现人的自性化发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为,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