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称“元白”,与刘禹锡称“刘白”。
政治上,有“兼济天下”的思想,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写下了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讽喻诗”。
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别无寄托、无病呻吟的作品,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倡导“新乐府运动”。
著有《白氏长庆集》。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二、文体简介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四、听朗诵,读准字音
铮(zhēnɡ)铮然   贾(ɡǔ)人  
悯( mǐn )然转徙(xǐ ) 
荻( dí )花  霓( ní)裳   
琴(qín )瑟(sè) 琵(pí)琶( pá )
 钿(diàn)头  呕(ōu)哑(yā)
嘲( zhāo )哳(zhā) 六幺( yāo )
江头送客闻琵琶
用七言概括各段内容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行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六、课文解读
2、研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景物描写的诗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
别时茫茫江浸月。
点名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
别
第一曲
音乐特点
意象
表现手法
悲凉、伤感
琵琶女:排遣孤寂
打动“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忘归、不发)
萧瑟、凄凉的景物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方法:
(以人衬声、以景托声) 间接描写、虚写
诗人、客人:
(离愁、沦落)
江头送客闻琵琶
2、研读第二段。
说说琵琶女音乐演奏过程及效果。
第二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找出音乐描写的叠音词、比喻句。
琵琶演奏情况,声情并茂。